产品推荐:气相|液相|光谱|质谱|电化学|元素分析|水分测定仪|样品前处理|试验机|培养箱


化工仪器网>技术中心>工作原理>正文

欢迎联系我

有什么可以帮您? 在线咨询

电子级超纯水系统的关键技术是什么

来源:四川卓越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2025年04月29日 15:50  

电子级超纯水系统的关键技术是什么

电子级超纯水(UPW)系统是半导体、光伏、显示面板等行业的核心配套设备,其水质要求极为苛刻(如电阻率≥18.2 MΩ·cm),中国电子级超纯水水质标准如下表。

表 1   电子级水的技术指标GB/T11446. 1— 2013

项 目

技术指标

EW-Ⅰ

EW-Ⅱ

EW-Ⅲ

EW-Ⅳ

电阻率(25℃)/MΩ · cm

≥18 (5%时间不低于 17)

≥15 (5%时间不低于 13)

≥12. 0

≥0. 5

全硅/(μg/L)

≤2

≤10

≤50

≤1000

微粒数/ (个/L)

0. 05μm~0. 1 μm

500

0. 1 μm~0. 2 μm

300

0. 2 μm~0. 3 μm

50

0. 3 μm~0. 5 μm

20

> 0. 5 μm

4

细菌个数/(个/mL)

≤0. 01

≤0. 1

≤10

≤100

铜/(μg/L)

≤0. 2

≤1

≤2

≤500

锌/(μg/L)

≤0. 2

≤1

≤5

≤500

镍/(μg/L)

≤0. 1

≤1

≤2

≤500

钠/(μg/L)

≤0. 5

≤2

≤5

≤1000

钾/(μg/L)

≤0. 5

≤2

≤5

≤500

铁/(μg/L)

≤0. 1

铅/(μg/L)

≤0. 1

氟/(μg/L)

≤1

氯/(μg/L)

≤1

≤1

≤10

≤1000

亚硝酸根/(μg/L)

≤1

溴/(μg/L)

≤1

硝酸根/(μg/L)

≤1

≤1

≤5

≤500

磷酸根/(μg/L)

≤1

≤1

≤5

≤500

硫酸根/(μg/L)

≤1

≤1

≤5

≤500

总有机碳/(μg/L)

≤20

≤100

≤200

≤1000

电子级超纯水(UPW)系统技术难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原水预处理阶段的挑战

1、微量污染物去除:需去除胶体、有机物、微生物、溶解气体(如CO₂)等,传统过滤技术难以稳定达到ppb级。

2、抗污染膜设计:超滤(UF)和反渗透(RO)膜需长期耐受高污染原水,防止膜孔堵塞和性能衰减。

3、化学药剂兼容性:预处理中使用的杀菌剂、絮凝剂可能引入二次污染(如Na⁺、Cl⁻残留)。

二、离子去除技术的极限要求

1、二级RO与EDI的协同优化:

反渗透(RO)需实现99.5%以上的脱盐率,且需应对低TOC进水条件。

电去离子(EDI)需在无化学再生条件下持续产出超纯水,但高纯水环境下离子迁移效率降低,易出现“极化现象”。

2、痕量离子去除技术:对B、Si等弱电离物质的去除需特殊树脂或电化学工艺(如除硼核级树脂、除硅树脂)。

三、微生物与TOC控制的矛盾

1、超低TOC要求:需联合紫外氧化(185nm UV)、高级氧化(AOP)和特殊催化剂将有机物分解为CO₂和水,但可能产生中间产物干扰。

2、微生物抑制:管道系统需避免生物膜滋生,需采用臭氧或热消毒(80℃循环),但高温可能加速材料腐蚀。

四、颗粒与溶解气体的ppb级别去除

1、纳米级颗粒控制:终端过滤需使用≤0.1μm的超滤膜或纳米纤维滤芯,但压差增大易导致颗粒释放。

2、溶解氧/CO₂脱除:真空脱气膜或膜接触器需将O₂降至ppb级,CO₂需通过高pH阴离子交换树脂转化。

五、系统设计与超纯材料难题

1、超高洁净材料:管道、阀门需采用电抛光316L不锈钢或PVDF,表面粗糙度<0.5μm,避免离子析出。

2、零死体积设计:循环系统需保持≥1 m/s流速防止滞留污染,但高流速可能引发颗粒脱落。

3、实时监测与反馈:在线传感器(电阻率、TOC、颗粒计数器)需在超纯水环境中保持精度,避免信号漂移。

六、 运行维护的稳定性

1、长期可靠性:树脂、膜、EDI、过滤滤芯寿命受进水波动影响大,需预测性维护(如EDI电压监控)。


卓水越电子级超纯水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858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