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推荐:气相|液相|光谱|质谱|电化学|元素分析|水分测定仪|样品前处理|试验机|培养箱


化工仪器网>技术中心>行业标准>正文

欢迎联系我

有什么可以帮您? 在线咨询

高低温试验箱关键技术演进与标准化测试规范研究

来源:上海简户仪器设备有限公司【环境试验箱|冷热冲击|高低温试验箱】   2025年04月28日 11:05  

高低温试验箱关键技术演进与标准化测试规范研究

上海简户仪器设备有限公司是一家高科技合资企业,专业生产销售盐雾箱、恒温恒湿机、冷热冲击机、振动试验机、机械冲击机、跌落试验机的环境试验仪器的公司,是一家具有研发生产销售经营各类可靠性环境试验设备的公司。经验丰富,并得到许多国内外厂商的信赖与支持。现在我们成为许多品牌的供应商。   


摘要:本文聚焦高低温试验箱的关键技术演进与标准化测试规范,系统梳理了其从早期机械控制到现代智能控制的技术发展历程,深入分析了温度控制、制冷制热、环境模拟等核心技术的迭代升级。同时,探讨了国内外标准化测试规范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建议,旨在为推动高低温试验箱技术发展与规范完善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低温试验箱;关键技术;技术演进;标准化测试规范






介绍


一、引言

    在现代工业、科研等众多领域,高低温试验箱是重要设备。它通过模拟温度环境,对材料、零部件、产品等进行性能测试与可靠性评估,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新能源等行业。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各领域对测试精度、效率以及环境模拟真实性的要求不断提高,这促使高低温试验箱的关键技术持续革新,同时也对标准化测试规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深入研究高低温试验箱关键技术演进与标准化测试规范,对提升设备性能、保障测试结果准确性和一致性具有重要意义。


图片


二、高低温试验箱关键技术演进

(一)早期技术阶段

    早期的高低温试验箱主要采用机械控制方式,通过简单的机械结构和手动调节装置来实现温度控制。温度传感器多为双金属片式,其测量精度较低,仅能满足较为粗放的温度测试需求。制冷系统一般采用蒸汽压缩式制冷,制热则依靠电阻丝加热。在这个阶段,试验箱的温度控制范围有限,温湿度均匀性差,且无法实现精确的程序控制,测试效率和准确性都难以保证。

 (二)自动化技术阶段

    随着电子技术和自动化控制理论的发展,高低温试验箱进入自动化技术阶段。此阶段引入了电子温控器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实现了温度的自动控制和程序编程。温度传感器升级为热电偶、热电阻等高精度传感器,大大提高了温度测量的准确性。制冷系统方面,采用了更加高效的压缩机和优化的制冷循环系统,制热也采用了更先进的加热元件和控制算法,使得试验箱的温度控制范围得到扩大,升降温速度加快,温湿度均匀性显著提升。

(三)智能化技术阶段

    近年来,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兴起,高低温试验箱迈入智能化技术阶段。智能化高低温试验箱具备远程监控、自动诊断、智能调节等功能。通过物联网技术,用户可以在远程实时监控试验箱的运行状态、设置试验参数,并获取测试数据。人工智能算法的应用,使得试验箱能够根据不同的测试对象和要求,自动优化温度控制策略,实现更加精准的温度控制。此外,一些试验箱还集成了环境模拟的多参数协同控制功能,能够更真实地模拟复杂的自然环境,满足领域的测试需求。

 三、高低温试验箱标准化测试规范现状

(一)国内标准化测试规范

    在国内,针对高低温试验箱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如GB/T2423.1-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GB/T2423.2-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等。这些标准对高低温试验箱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方面做出了规定,为国内高低温试验箱的生产和测试提供了基本的规范依据。然而,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现有的标准在某些方面逐渐难以满足实际需求,例如对智能化功能的测试规范尚未完善,对新型环境模拟要求的适应性不足等。

(二)国际标准化测试规范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制定的IEC60068系列标准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其中关于高低温试验的标准与国内标准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在部分技术细节和测试方法上存在差异。国际标准更加注重通用性和国际化的协调,在一些技术领域的规范相对更为前沿。不过,国际标准也面临着不同国家和地区技术水平差异、行业特殊需求难以统一等问题。

 四、高低温试验箱标准化测试规范存在的问题

 (一)标准更新滞后

    由于高低温试验箱技术发展迅速,新的技术和功能不断涌现,而标准的制定和更新需要经过严格的程序和时间周期,导致现有标准在很多方面无法及时涵盖新技术和新应用,使得测试规范与实际技术发展脱节。

    (二)标准体系不完善

    目前的标准化测试规范主要集中在基本的温度测试方面,对于高低温试验箱的智能化功能、多参数协同控制性能、长期可靠性等方面的测试规范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同时,不同行业对高低温试验箱的需求存在差异,现有的标准难以充分满足各行业的特殊要求。

    (三)国际标准协调困难

    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技术发展水平、产业政策、市场需求等存在差异,在国际标准的制定和协调过程中,各方利益难以平衡,导致国际标准在某些方面难以达成一致,影响了标准的推广和应用。

五、高低温试验箱关键技术与标准化测试规范的发展建议

    (一)加快关键技术创新

    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大在高低温试验箱关键技术领域的研发投入,重点攻克智能化控制、高效制冷制热、多参数协同控制等核心技术难题。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技术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推动高低温试验箱技术向更高水平发展。

    (二)完善标准化测试规范

    建立动态的标准更新机制,及时跟踪技术发展趋势,定期对现有标准进行修订和完善。针对新技术和新应用,制定专门的测试规范,填补标准空白。同时,加强行业调研,充分考虑不同行业的特殊需求,构建完善的标准化测试规范体系。

    (三)加强国际标准协调

    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加强与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其他国家标准化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在国际标准制定过程中,充分表达我国的技术优势和行业需求,推动国际标准与我国标准的协调统一,提升我国在高低温试验箱领域的国际话语权。










结果与讨论



高低温试验箱关键技术经历了从机械控制到自动化、智能化的演进过程,技术的不断升级为各领域的测试工作提供了更强大的支持。然而,标准化测试规范在面对快速发展的技术时,暴露出更新滞后、体系不完善、国际协调困难等问题。通过加快关键技术创新、完善标准化测试规范、加强国际标准协调等措施,可以推动高低温试验箱技术持续发展,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促进相关行业的健康发展。未来,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高低温试验箱关键技术和标准化测试规范将不断迎来新的突破和完善。

关于我们

  • 上海简户仪器设备有限公司是一家高科技合资企业,生产销售盐雾箱、恒温恒湿机、冷热冲击机、振动试验机、机械冲击机、跌落试验机的环境试验仪器的公司,研发生产销售经营各类可靠性环境试验设备。经验丰富,并得到许多国内外厂商的信赖与支持。自公司成立以来,多次服务于国内外大学和研究所等检测机构,如清华大学、苏州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法国申美检测、中科院物理所、中科院,SGS等**单位提供实施室方案和设备及其相关服务。努力开发半导体、光电、光通讯、航天太空、生物科技、食品、化工、制药等行业产品所需的测试设备装置。公司拥有一支的研发、生产和售後队伍,从产品的研发到售后服务,每一个环节都以客户的观点与需求作为思考的出发点。

  • 节能 40%、节水 90%!新一代环保型盐雾箱如何实现绿色制造

  •  上海简户荣获企业,表明上海简户在技术、科技成果转化、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等方面得到了国家的高度认可。简户一直秉承"服务以人为本"的宗旨,为广大客户提供精良的设备及优质的服务,提供的送货上门、安装调试、一年的设备保养、终身维修,技术指导服务。始终如一的以"努力、合作、飞跃"的精神自我完善、不断发展、让客户与公司实现双赢局面。
    节能 40%、节水 90%!新一代环保型盐雾箱如何实现绿色制造

  • 简户是集设计、销售、研发、维修服务等为一体的综合集团公司,从产品的研发到售后服务,每一个环节之间,都以客户的观点与需求作为思考的出发点,提供的环境设备。公司创始人从事仪器设备行业20余年,经验丰富、资历雄厚,带领简户公司全体同仁携手共建辉煌明天。公司成立以来,积极投入电子电工,航空,航天,生物科技,各大院校,及科研单位等行业所需的产品测试设备装置。
    节能 40%、节水 90%!新一代环保型盐雾箱如何实现绿色制造

  • 简户拥有一支的研发、生产和售后服务队伍,从产品的研发到售后服务,每一个环节都以客户的观点与需求作为思考的出发点,目前拥有博士学位2人,硕士5人,参与环境试验箱国家标准起草和发行。企业制定标准,行业里通过ISO9001。是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会员和理事单位。曾荣获CCTV《中国仪器仪表20强品牌》殊荣,2010年入驻上海世博会民企馆。简户自创办以来,参与3项国家标准起草与制定,获得40+件原创知识产权、软著、集成电路),6次获得上海科技型中小企业称号,合作过3200+家合作客户(其中世界500强高校600家)。
    节能 40%、节水 90%!新一代环保型盐雾箱如何实现绿色制造节能 40%、节水 90%!新一代环保型盐雾箱如何实现绿色制造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858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