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推荐:气相|液相|光谱|质谱|电化学|元素分析|水分测定仪|样品前处理|试验机|培养箱


化工仪器网>技术中心>其他文章>正文

欢迎联系我

有什么可以帮您? 在线咨询

旋转蒸发仪的历史与发展

来源:霄汉实业发展(广州)有限公司   2025年04月28日 09:10  

旋转蒸发仪(Rotary Evaporator,简称Rotavap)是现代化学实验室中不-可或缺的设备,它的发展经历了从简单蒸馏装置到高效自动化仪器的演变过程。


早期探索:公元前350年古希腊时代,亚里士多德研究了蒸馏及冷凝试验方法,发现通过蒸馏可使海水变成可饮用的水。公元2世纪,炼金术士们研制了早期的铜质蒸馏装置“蒸馏锅”。这些早期研究和装置为后来的蒸馏技术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

真空蒸馏出现17世纪,爱尔兰物理学家Robert Boyle首-次进行真空蒸馏,证明了压力与沸点之间的关系,极大提升了蒸馏速度,为旋转蒸发仪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以下是其历史发展的关键阶段:

1. 早期蒸馏技术(19世纪及以前)

背景:传统蒸馏技术(如简单蒸馏、分馏)用于分离液体混合物,但效率低且易导致热敏物质分解。  

局限:高温和长时间加热易破坏样品,无法满足精细化学的需求。

2. 旋转蒸发仪的雏形(20世纪初)

1920年代:德国化学家 Lyman C. Craig 提出“薄膜蒸发”概念,通过旋转容器增大液体表面积以提高蒸发效率。  

1940年代:瑞士化学家 Raymond Robert Eliott Levin 开发了早期旋转蒸发装置,结合减压蒸馏和旋转瓶设计,显著降低沸点。  

关键改进:  

  旋转烧瓶形成均匀液膜,加速蒸发。  

  真空系统降低溶剂沸点,减少热损伤。  

3. 商业化与标准化(1950-1960年代)

1957年:瑞士公司 Büchi 推出首-款商用旋转蒸发仪(Rotavapor®),成为行业标准。  

  特点:模块化设计(电机、冷凝管、水浴锅)、高密封性玻璃接口。  

1960年代:其他厂商(如 HeidolphYamato)加入竞争,推动技术普及。  

应用扩展:广泛用于制药、食品化学(如香精提取)和天然产物研究。

4. 技术升级(1970-1990年代)

自动化控制:引入数字温控、真空调节和转速调节功能。  

材料改进:  

  耐腐蚀玻璃(如硼硅酸盐)和PTFE密封圈,适应强酸/强碱溶剂。  

  金属冷凝管替代部分玻璃部件,提高耐用性。  

安全增强:防爆电机、自动泄压阀等设计减少操作风险。

5. 现代智能化(21世纪至今)

全自动化型号:  

  集成触控屏、程序化蒸发流程(如梯度升温和真空控制)。  

  部分型号可连接惰性气体(如氮气)保护敏感样品。  

节能环保:  

  高效冷凝技术(如低温冷却阱)减少溶剂挥发。  

  真空泵节能设计(如无油隔膜泵)。  

特殊应用适配:  

  高通量旋转蒸发仪(平行处理多个样品)。  

  微型Rotavap用于微量样品(如天然产物筛选)。  


关键人物与里程碑

时间

人物/公司

贡献

1920s

Lyman C. Craig

提出薄膜蒸发原理

1940s

Raymond Robert

开发首-台旋转减压蒸发装置

1957

Büchi(瑞士)

推出首-款商用Rotavapor®

21世纪

多家厂商

智能化、高通量、环保设计








未来趋势

智能化整合:与AI、物联网结合,实现远程监控和数据分析。  

绿色化学:进一步降低能耗,开发溶剂回收闭环系统。  

微型化:适配微流控和纳米材料研究需求。  


旋转蒸发仪的发展史体现了化学实验设备从功能单一到高效精准的进化,其核心设计(旋转+减压)至今仍是实验室溶剂处理的黄金标准。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858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