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烟雾发生器测量领域,“14 角测定” 一般是指运用多角度光散射技术(Multi - Angle Light Scattering,MALS),对烟雾颗粒的粒径分布、形状、浓度等物理特性进行高精度分析的方法。
1、什么是14角测定
14角是指在测量系统中设置14个不同角度的散射光探测器,通过收集烟雾颗粒在不同散射角度的光强信号,结合数学模型(如米氏散射理论),计算出颗粒的粒径分布、折射率等参数。
技术原理:激光照射到颗粒物时,光会发生散射,散射光的强度与颗粒的尺寸、形状及折射率相关。多角度测量可显著提高数据可靠性,尤其适用于复杂或宽分布的颗粒体系。
2、 为何需要14个角度
提高分辨率:单角度或少量角度测量可能无法准确区分粒径相近的颗粒,而多角度数据可提供更多信息,避免误判。
动态范围广:14角系统通常覆盖小角度(前向散射)到大角度(侧向/后向散射),适用于从纳米级到微米级的宽范。
复杂颗粒分析:对于非球形颗粒(如烟尘聚集体),多角度数据可辅助判断形状和结构。
3、烟雾发生器中的具体应用
质量控制:用于验证烟雾发生器输出的颗粒是否符合预设标准(如PM2.5模拟需颗粒≤2.5μm)。
科研实验:在环境科学、毒理学研究中,需精确分析烟雾颗粒的物理化学特性,多角度测定可提供关键数据。
设备校准:结合14角数据,可优化烟雾发生器的雾化参数(如压力、温度、液体配方),确保颗粒均匀性。
4注意事项
液体配方影响:若烟雾发生器使用甘油、丙二醇等液体,需考虑其折射率对光散射结果的修正。
环境干扰:湿度、温度变化可能影响颗粒稳定性,需在受控环境中操作。
设备维护:定期清洁光学窗口,避免烟雾残留污染探测器。
总结:
烟雾发生器测定14角是通过14个角度的光散射信号,精确分析烟雾颗粒的物理特性(如粒径分布)。这是科研和工业领域中评估烟雾发生器性能、验证模拟效果(如PM2.5)的关键技术。实际应用中需结合专业仪器和标准流程,确保数据准确可靠。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