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发酵罐在进行灭菌操作时应该注意什么
发酵罐灭菌操作时,需要在灭菌前对发酵罐及相关设备进行检查和清洁、对培养基和发酵罐分别进行合理的处理,灭菌过程中严格控制温度、压力和时间,灭菌后做好降温及设备维护等工作。以下是具体介绍:
灭菌前准备
检查设备:确保发酵罐及其附属设备(如管道、阀门、压力表、温度计等)完好无损,无泄漏现象。同时,检查搅拌器、空气过滤器等部件是否能正常运行。
清洁罐体:清洗发酵罐内部,去除残留的培养基、杂质和污垢。可以使用热水、蒸汽或适当的化学清洁剂进行清洗,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防止污垢残留影响灭菌效果。
准备培养基:根据发酵工艺的要求,配制好培养基。如果培养基中含有易被高温破坏的成分,如维生素、抗生素等,可采用过滤除菌等方法单独加入。
安装与密封:将发酵罐的各个部件正确安装到位,确保密封良好,防止灭菌过程中蒸汽泄漏,影响灭菌效果。
灭菌过程控制
升温速率:开始灭菌时,应缓慢升温,避免因升温过快导致发酵罐内压力急剧上升,损坏设备或引起培养基成分的变质。
控制温度和压力:严格按照发酵罐的灭菌操作规程,将温度和压力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一般来说,常用的灭菌条件是在 0.1 - 0.15MPa 的压力下,温度达到 121 - 126℃,维持 15 - 30 分钟。
保持时间:灭菌时间要足够,以确保杀灭所有的微生物。但时间过长也会对培养基成分造成破坏,影响发酵效果。
确保蒸汽分布均匀:在灭菌过程中,要确保蒸汽能够均匀地分布到发酵罐的各个部位,包括罐体、管道、过滤器等。可通过合理设置蒸汽进口和排气口,以及定期进行排气操作,来排除罐内的冷空气,防止形成 “冷点”,影响灭菌效果。
灭菌后处理
缓慢降温降压:灭菌结束后,应缓慢降低发酵罐内的温度和压力,避免因压力骤降或温度变化过快对设备和培养基造成不良影响。可通过自然冷却或通入无菌空气等方式进行降温降压。
防止二次污染:在发酵罐冷却至室温后,方可打开罐盖或进行其他操作。同时,要注意保持周围环境的清洁卫生,防止空气中的微生物进入发酵罐内,造成二次污染。
检查设备:对发酵罐及其附属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在灭菌过程中没有受到损坏。如有损坏,应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以免影响后续的发酵生产。
维护保养:定期对发酵罐进行维护保养,包括清洗、消毒、更换易损件等。同时,要对空气过滤器、压力表、温度计等部件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本厂闲置二手电加热发酵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