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推荐:气相|液相|光谱|质谱|电化学|元素分析|水分测定仪|样品前处理|试验机|培养箱


化工仪器网>技术中心>其他文章>正文

欢迎联系我

有什么可以帮您? 在线咨询

钛系锂吸附剂微球滴定法微球制备工艺

来源:蓓迪(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2025年04月14日 13:34  


一、制备工艺核心步骤

1. 前驱体制备  

   钛源选择:四氯化钛(TiCl₄)、硫酸钛(Ti(SO)₂)、钛酸四丁酯(C₁₆H₃₆OTi)等。  

   锂源选择:(LiCO₃)、氢氧化锂(LiOH)或硝酸锂(LiNO₃)。  

   溶液配制:将钛源与锂源按一定摩尔比(如Li:Ti = 4:5)溶解于水或乙醇中,形成均一前驱体溶液。

 

2. 滴定法调控沉淀  

   pH控制:通过逐滴加入氨水(NH₃·HO)或NaOH溶液调节pH至碱性范围(通常810),促使钛锂复合物均匀沉淀。  

   温度与搅拌:保持反应温度4060℃,高速搅拌(5001000 rpm)避免局部过饱和导致颗粒团聚。  

   表面活性剂:添加PEGCTAB等模板剂,控制微球粒径(目标范围:50200 μm)。

 

3. 滴定成型 

  采用微球成型仪(MS-1)将液体滴定到纯水中,均匀成型滴定过程需要控制滴定速度及流体流量压力,以形成均匀小球。

 

4. 煅烧处理  

   惰性气氛(N₂或Ar)下煅烧(400800, 25小时),去除有机物并增强结晶度,形成稳定多孔结构。

 

5. 微球成型  

   载体复合:若需增强机械强度,可将钛酸锂负载于多孔聚合物(如聚苯乙烯微球)或无机载体(SiO₂、AlO₃)表面。  

   喷雾干燥:将浆料通过喷雾干燥机快速成型,获得球形颗粒(粒径可控于50300 μm)。

 

二、关键工艺参数与优化

1. pH调控  

   精准控制pH值(误差< 2‰)确保钛、锂共沉淀均匀,避免生成非目标相(如TiO₂杂质)。

 

2. 晶化条件  

   水热温度与时间影响晶粒尺寸和孔道结构,高温长时利于形成有序介孔(BET比表面积可达100300 m²/g)。

 

3. 煅烧制度  

   煅烧温度过高可能导致微球烧结致密化,降低吸附容量;推荐分段升温(如200℃预烧1小时,再升至600℃)。

 

4. 掺杂改性  

   引入Al³⁺、Fe³⁺等离子替代部分Ti⁴⁺,提升离子交换容量(如Li⁺吸附量可达46 mg/g)。

三、性能表征与评估

1. 结构分析  

   XRD:确认LiTiO₃或HTiO₃晶相。  

   SEM/TEM:观察微球形貌及孔径分布。  

   BET:测定比表面积及孔结构(目标孔径250 nm)。

 

2. 吸附性能测试  

   静态吸附:在模拟盐湖卤水(Li⁺浓度~200 ppmNa/K/Mg²⁺共存)中测试吸附容量与选择性(Li/Mg²⁺分离系数>100为佳)。  

   动态循环:柱吸附解吸实验评估循环稳定性(目标循环次数>50次,容量保持率>90%)。

四、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1. 微球破碎  

   优化载体强度或添加粘结剂(如硅溶胶)。  

2. 吸附容量低  

   提高材料比表面积或引入离子印迹技术增强选择性。  

3. 合成成本高  

   采用廉价钛源(如工业级TiOSO₄)或回收工艺。

 

五、应用场景扩展

盐湖卤水提锂:适用于高镁锂比(Mg²⁺/Li>50)卤水。  

海水提锂:需进一步优化微球亲水性与抗生物污染性。  

废旧锂电池回收:吸附剂可循环再生,降低环境负担。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858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