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国家标准
GB/T 6682-2008:该标准规定了分析实验室用水的分级标准,包括Ⅰ级、Ⅱ级和Ⅲ级水的质量要求。标准涉及的关键指标包括电导率、pH值、总有机碳(TOC)含量等。各类水的适用场景和质量要求明确,确保了实验水质的可控性。
GB/T 11446.1-1997:此标准对电子级超纯水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进行了规定,适用于电子行业对超纯水的高要求,确保水质达到行业高精度要求。
2. 美国标准
ASTM D1193:由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制定,规定了超纯水的质量要求,包括电导率、总有机碳(TOC)含量、细菌数量等。该标准广泛应用于美国及其他地区的科研和工业领域。
ASTM D5127:这一标准针对半导体行业和其他高科技领域,规定了超纯水的质量标准,确保超高精度和极低的杂质含量。
3. 欧洲标准
欧洲药典(EP):欧洲药典对制药工业中使用的纯水提出了严格的质量要求,涵盖电导率、总有机碳(TOC)含量等指标。该标准确保了制药行业用水的纯净度,避免影响药品的生产质量。
美国药典(USP):美国药典与欧洲药典类似,规定了药品生产中的水质要求,强调了水质对药品研发和生产的影响。
4. 实验室纯水的分级标准
根据不同的实验需求,实验室纯水通常被分为以下四个等级:
纯水:电导率一般在1-50μS/cm之间,适用于玻璃器皿清洗、高压灭菌器等一般用途。
去离子水:电导率在0.1-1.0μS/cm之间,广泛用于试剂制备、样品稀释等实验。
实验室Ⅱ级纯水:电导率小于1.0μS/cm,总有机碳(TOC)含量小于50ppb,细菌含量低于1CFU/ml。此类水适用于细胞培养、微生物研究等对水质要求较高的实验。
超纯水:电导率接近18.2MΩ·cm,TOC含量低于10ppb,细菌含量低于1CFU/ml。超纯水常用于高精密分析实验,如高效液相色谱(HPLC)、离子色谱(IC)等。
5. 结论
实验室纯水机的选择需要根据具体应用的需求来决定。不同的行业标准和水质要求确保了实验中所使用的水符合特定的质量标准,从而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选择实验室纯水机时,应根据具体的实验需求,参考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不同等级的水质要求,以确保水质达到所需的标准。
相关产品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