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座舱高低温老化安全测试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这些关键点直接关系到车辆的安全合规性、用户体验和品牌声誉:
1. 材料安全与可靠性验证
防止高温挥发物危害:
座舱内饰(皮革、塑料、粘合剂等)在80℃+高温下可能释放甲醛/VOC等有害气体,测试可量化挥发物浓度,确保符合《GB/T 27630》等车内空气质量标准。
材料性能退化预警:
持续高温会加速橡胶密封件老化、屏幕脱胶、饰板变形等问题,测试可提前暴露材料缺陷(如特斯拉早期车型中控台高温翘边问题)。
2. 电子系统稳定性保障
车规级芯片耐温测试:
智能座舱芯片需在-40℃~85℃稳定运行,高温老化可验证其算力衰减、死机风险(某品牌曾因车机高温黑屏大规模召回)。
线束与传感器保护:
高温可能导致线束绝缘层脆化、毫米波雷达标定偏移,测试可评估线缆载流能力与ADAS系统可靠性。
3. 不同环境模拟与法律合规
全球市场准入刚需:
中东(50℃+)、澳大利亚等地区强制要求UN R146等高温测试认证,未通过测试将无法出口。
热失控防护验证:
电池包热蔓延至座舱时,需确保座椅阻燃材料、安全气囊触发装置在高温下的应急功能(参照GB 38031-2020电动汽车安全要求)。
4. 用户体验与品牌价值维护
避免"移动桑拿房"投诉:
实测显示,暴晒后座舱温度可达70℃+,优质空调系统需在15分钟内降温至26℃,老化测试能验证压缩机耐久
智能设备保护:
HUD投影模糊、语音识别失效等高温故障率直接影响用户对"科技感"的信任度。
测试标准建议
复制
| 测试项目 | 参考标准 | 典型条件 |
|-------------------|-------------------------|--------------------------|
| 材料挥发性测试 | GB/T 27630-2011 | 65℃密闭12h+VOC采集 |
| 电子元件老化 | ISO 16750-4 | 85℃/85%RH持续1000小时 |
| 空调降温性能 | SAE J3102 | 环境温度50℃→15min降温测试|
| 整体热循环 | GMW 3172 | -40℃~85℃循环冲击200次 |
以上多涉及的可靠性测设备有:高低温湿热循环试验箱、高温老化房、紫外耐候老化试验箱、氙灯老化试验箱等设备。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