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推荐:气相|液相|光谱|质谱|电化学|元素分析|水分测定仪|样品前处理|试验机|培养箱


化工仪器网>技术中心>解决方案>正文

欢迎联系我

有什么可以帮您? 在线咨询

DIT空气动力学喷嘴与自动平衡技术解析

来源:山金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2025年03月21日 11:18  
<meta charset="UTF-8"/><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0"/>长效免维护离子棒的秘密:DIT空气动力学喷嘴与自动平衡技术解析

在半导体、液晶面板、精密电子制造等对洁净度要求严格的行业中,静电消除是保障生产良率与设备安全的关键环节。传统离子棒虽能中和静电,但普遍存在维护频繁、能耗高的问题,导致企业运营成本增加。针对这一痛点,Dong Il Technology(DIT)通过技术创新,开发出具备长效免维护特性的离子棒产品。本文将从空气动力学喷嘴设计、自动平衡技术原理、实际应用效果三个维度,解析其技术特点与优势。

一、空气动力学喷嘴:降低污染与能耗的关键

1. 传统喷嘴的局限性

传统离子棒依赖压缩空气(CDA)将电离后的正负离子输送至目标区域。然而,喷嘴设计不合理会导致气流在出口处形成湍流,引发以下问题:

  • 污染物堆积(Fuzzy Ball效应):湍流使尘埃、纤维等颗粒物吸附在喷嘴端,形成类似“毛球”的污染物,阻碍离子释放效率。

  • 高能耗:为维持足够离子密度,通常需要增加喷嘴数量或提高空气流量,导致压缩空气消耗量过大。

2. DIT的优化设计

DIT通过空气动力学仿真与实验验证,重新设计喷嘴内部结构,实现两大改进:

  • 层流导向技术:采用渐缩式流道和导流鳍片,将湍流转化为层流,减少气流与喷嘴壁面的摩擦(图1)。这一设计显著降低了污染物附着风险。

  • 低流量高效电离:每个喷嘴的压缩空气消耗量从行业平均的2.56 L/min降至2 L/min(0.1 MPa压力下),在相同覆盖范围内减少喷嘴数量。例如,3000 mm离子棒仅需59个喷嘴,而竞品需要56个,总空气消耗量却降低17.7%。


638781523958363429265.png


厂商喷嘴数量空气消耗量(L/min)
S公司(竞品)56143.36
DIT(ASG系列)59118

二、自动平衡技术:稳定性的核心保障

1. 离子失衡的挑战

离子棒需持续输出均衡的正负离子以中和静电。然而,电极污染、环境温湿度变化或电压波动可能导致离子偏置(Ion Bias)。例如,正离子过量会使目标物体带负电,降低静电消除效率,甚至引发二次放电,损坏敏感元器件。

2. DIT的闭环反馈系统

DIT在离子棒中集成自动平衡电路,通过三步实现动态调整:

  1. 实时监测:高精度传感器每秒检测目标区域的残余电压;

  2. 算法调控:根据电压极性调整高压电源(HVPS)的输出频率(0.5~60 Hz可调),平衡正负离子比例;

  3. 自清洁功能:当电极污染导致性能下降时,触发高压脉冲放电,清除附着物。

3. 长期性能验证

在DIT洁净室(Class 100)的测试中,ASG-A系列离子棒连续运行5个月未清洁,性能仍符合行业标准(表2):

  • 离子平衡:±30 V以内(标准要求±50 V);

  • 衰减时间:≤2.8秒(标准要求<3秒)。

表2:ASG-A系列长期性能测试数据
时间(月)离子平衡(±V)衰减时间(秒)喷嘴污染指数
0±10≤1.50%
3±25≤2.015%
5±30≤2.828%

三、实际应用案例与经济效益

1. 半导体封装场景——三星半导体

在三星某12英寸晶圆封装车间,DIT ASG-P系列离子棒被部署在键合机上方(安装距离300 mm)。相比原竞品,DIT产品带来以下改进:

  • 维护周期延长:从每月1次延长至每6个月1次,年停机时间减少80小时;

  • 能耗降低:压缩空气消耗量减少40%,年节约成本超1.2万美元。

2. 液晶面板制造——LG Display

LG Display在OLED蒸镀工序中采用DIT AMF-AE系列脉冲型离子棒(安装距离1.5 m)。其宽覆盖范围与稳定离子平衡使面板表面静电电位从±200 V降至±15 V,缺陷率降低0.3%,显著提升产品良率。

四、技术发展方向:智能化与定制化

DIT正进一步优化离子棒技术,以适应多样化工业需求:

  • 远程监控(RMS):通过RS-485或Zigbee通信,实时监测多台设备状态,支持集中管理;

  • 环境自适应:根据温湿度、颗粒物浓度自动调整工作模式;

  • 模块化设计:喷嘴与电路板支持快速更换,降低维护复杂度与成本。

DIT离子棒的长效免维护特性,源于空气动力学喷嘴与自动平衡技术的协同创新。通过减少污染物附着、动态调整离子输出,其在降低能耗的同时,显著提升了设备稳定性。对于依赖高精度制造的企业而言,这不仅意味着成本的节约,更是生产可靠性的重要保障。未来,随着智能化技术的融入,DIT或将为静电消除领域树立新的先驱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858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