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使用工业内窥镜的操作指南与技巧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操作指南
1.了解检测对象:在开始检测之前,操作人员需要详细了解被检测设备的内部结构特点、检测内容及位置。
2.检查设备状态:
检查工业内窥镜的机身、手柄、方向杆是否完好且工作正常。开机后要重点检查设备成像效果是否良好。
检查光源是否正常且手动调节光源亮度变化是否明显。
检查导向部位钨丝编织外皮是否有褶皱、拉伸、挤压变形、扎丝、松脱等外观损伤。若扎丝现象严重应立即联系装备技术部维修。
检查探头软管是否有挤压变形损伤。可以通过单手捋探头软管的方式进行,如果发现外观损伤,应重点检查开机后内窥镜的导向效果和成像效果是否良好。
检查镜头是否有变形、刻痕、破损、裂纹等外观损伤。若镜头出现变形、刻痕、镜片及导光玻璃破损,在没有脱落风险且不影响成像效果的前提下,应重点监测使用情况,否则应立即隔离并暂停使用该镜头。
3.选择合适的探头和镜头:根据检测需求选择合适的探头和镜头,并确保探头能够顺利进入检测通道。同时,应正确安装探头和镜头。
4.开机与连接:长按开机键启动设备,确保设备成像清晰,颜色正常。若成像模糊,大部分是灰尘、油污等原因,可以在棉签上蘸70%以上的酒精溶液擦拭镜头。对于需要存储检测数据的设备,应提前安装好SD卡,并对内存卡进行格式化。
5.观察与检测:
将前端管线插入到被测设备中,操作摇杆或按钮控制探头的方向和移动速度,对设备内部进行全面的观察和检测。
可先使用观察镜头进行观察,然后再进行详细的检测。对于结构复杂或内部无法直接了解的产品,此步骤尤为重要。
在检测过程中,可调节光源的亮度以获得合适的照度,使得画面达到最清晰的效果。
6.拍照与录像:在检测过程中,可根据需要拍照或录像以记录相关数据和信息。
7.图像处理与分析: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详细的处理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设备的内部状况。
8.收尾工作:检测完成后,需缓慢撤出探头并按规定进行清洁和整理工作。使用后用无尘布擦干表面,以免造成渗透,损坏镜头。
二、使用技巧
1.保持设备清洁:确保使用区域的清洁,避免在混乱或暗区使用工业内窥镜。同时,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洁保养,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
2.轻拿轻放:在使用工业内窥镜时,要注意轻拿轻放,避免碰撞和摔打。不要随意拆任何部件,以免损坏设备。也不要使管线在地面拖动,以免对探头造成损坏或刮花镜片。
3.避免强电磁干扰:检测现场应避免强电磁干扰和剧烈的电压波动,这些因素都可能对检测设备造成不良影响。
4.注意环境温湿度:环境温湿度需满足设备的使用要求,过低或过高的温度都可能对设备造成损害。尽量不要在超过70℃的高温环境下使用,如必须在此环境下使用,时间不得超过5分钟。
5.操作灵活:在控制探头导向时,应操作灵活,避免镜头与硬物猛烈撞击,防止探头镜片碎裂。同时,不要直接用手弯曲管线的活动关节部分,以免造成管线内部钢丝牵引绳崩断。
6.合理使用管线:管线尽量不要沾水,如需深入水中检测,请勿浸泡超过规定时间(如10分钟),检测完毕管线表面附着水珠应及时擦拭干净。不要弯折或打结管线,仅可适当弯曲。
7.安全使用:禁止在易爆、强电磁场、有可燃性气体场所使用或存放仪器,以免导致火灾或爆炸。禁止被检测物在带电情况下作业,以免导致触电发生。
8.应对卡阻:在孔探过程中若探头被卡住,切忌拉拽探头。可通过摇杆摇动探头,观察屏幕图像摆动来判断被卡位置,并采取适当措施取出探头。
正确使用工业内窥镜需要遵循一定的操作指南并掌握相关技巧。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工业检测提供有力的支持。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