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推荐:气相|液相|光谱|质谱|电化学|元素分析|水分测定仪|样品前处理|试验机|培养箱


化工仪器网>技术中心>仪器文献>正文

欢迎联系我

有什么可以帮您? 在线咨询

温度循环与温度冲击的不同点

来源:东莞市赛思检测设备有限公司   2025年03月20日 10:31  

温度循环与温度冲击的不同点


温度冲击试验箱技术规格:

型号(CM)

SET-A

SET-B

SET-C

SET-D

SET-G

内部尺寸

40×35×35

50×50×40

60×50×50

70×60×60

80×70×60

外部尺寸

140×165×165

150×190×175

160×190×185

170×240×195

180×260×200

结构

三厢式(预冷箱)(预热箱)(测试箱)

气门装置

强制的空气装置气门

内箱材质

SUS#304不锈钢

外箱材质

冷轧钢板静电喷塑

冷冻系统

机械压缩二元式 复叠制冷方式

转换时间

<10Sec

温度恢复时间

<5min

温度偏差

±2℃

冷却方式

水冷

驻留时间

30 min

温度范围

预热温度

+60~200℃(40min)

高温冲击

+60~150℃

预冷温度

+20℃~-80℃(70min)

低温冲击

-10℃~-40℃/-55℃/-65℃

温度传感器

JIS RTD PT100Ω × 3 (白金传感器)

控制器

液晶显示触摸屏PLC控制器

控制方式

靠积分饱和PID,模糊算法 平衡式调温P.I.D + P.W.M + S.S.R

标准配置

附照明玻璃窗口1套、试品架2个、测试引线孔1个

安全保护

漏电、短路、超温、缺水、电机过热、压缩机超压、超载、过电流保护

电源电压

AC380V 50Hz三相四线+接地线







不同点:

1. 定义

温度循环 :高温和低温之间缓慢变化,具体可参考之前的文章。

温度冲击 :通过快速切换极限温度,测试产品在剧烈温度变化下的抗性,模拟航空航天或电子设备中的突发温差场景。

温度循环与温度冲击的不同点

2. 高低温保持时间(Soak Time)

一般达到产品热平衡温度即可,所以不同产品保持时间都不一样,需根据实际(测试/摸底)情况来定义。有观点认为温度循环产品各个部分都需要达到热平衡,而温度冲击核心区域达到热平衡即可(俺表示不认同)。

温度循环 :目的:确保样品内部达到热平衡,以暴露累积疲劳损伤。

影响因素:样品质量、是否通电等。

温度冲击 :目的:快速施加极限热应力,关注瞬时失效机制。

若产品均需达到热平衡,则温度冲击高低温保留时间应较温度循环高低温保留时间更短,为啥?因为温度循环温变速率慢,产品内部温升较温度冲击高。

温度循环与温度冲击的不同点

3. 温变速率

温度循环 :较慢(≤20/分钟),模拟实际环境中的渐变温差。

温度冲击 :很快(>30/分钟),模拟极限环境中的骤变温差,实际均用两箱或三箱式温箱,温度切换快。

4. 应力场景

温度循环 :模拟电子产品开关机、昼夜温差等缓慢温度变化。

强调长期热膨胀和收缩效应。

温度冲击 :SETH/赛思检测设备模拟从恒温环境突然进入极限温度(如室外极寒气候)、设备启动时的瞬间温差变化、高空飞行等极限场景(回流焊、干燥、维修等制造、修理工艺中剧烈的温度变化)。

强调瞬间热应力集中。

5. 测试目的

温度循环 :评估材料在长期使用中因热膨胀系数(CTE-Coefficients of Thermal Expansion)不匹配导致的失效。

关注材料的耐久性和可靠性,测试时间为数百次循环。

温度冲击 :确定部件对极限温度突变的抗性,暴露材料或工艺缺陷。

关注产品的即时性能和结构完整性,测试时间较短。

6. 测试原理

温度循环 :核心:渐变应力的累积效应。

方法:通过缓慢温度变化(15/min)模拟长期热胀冷缩过程,评估材料间的热匹配性和疲劳寿命。

温度冲击 :核心:骤变应力的瞬时破坏。

方法:通过快速温度变化(≥30/min)引发材料内部瞬间应力集中,暴露封装结构的脆性断裂或界面分离缺陷。

7.  失效模式

温度循环 :主要失效模式:蠕变疲劳(Creep Fatigue)、应力松弛(Stress Relaxation) 。

典型现象:焊点开裂、引脚损坏、密封失效、PCB分层、BGA互连缺陷。

材料问题:陶瓷与金属界面因反复膨胀收缩产生裂纹,焊点蠕变导致电气连接失效,环氧树脂与陶瓷基板因CTE不匹配引发分层。

温度冲击 :主要失效模式:拉伸过应力(Tensile Overstress)和 拉伸疲劳(Tensile Fatigue) 。

典型现象:金丝键合点脱落、倒装芯片凸点失效、芯片开裂、封装开裂。

材料问题:脆性材料直接断裂(陶瓷外壳在骤冷骤热下因内部应力集中直接断裂)、界面剥离(金丝键合点或倒装芯片凸点因瞬时热应力脱离基板)、气密性封装泄漏(气密性封装(如金属-陶瓷密封)在剧烈温差下泄漏率超标)。

8. 测试设备

温度循环 :单槽式恒温箱,温度在高低温之间逐渐变化。

温度冲击 :多槽式(热/冷室)或快速过渡装置(如气-气或液-液切换)。

9. 费用与测试时间

温度循环 :费用较低,但整体测试时间较长(数百次至数千次循环),更多应用于温度循环加速寿命类测试。

温度冲击 :费用较高,但测试时间较短(一般到几百次的水平)。

10. 应用逻辑

温度循环 :关注长期疲劳累积,适用于寿命预测与材料优化。

典型失效:焊点疲劳、材料老化。

温度冲击 :关注工艺缺陷筛查与极限环境验证。

典型失效:脆性断裂、界面剥离。

11. 测试标准

温度循环 :MIL-STD-883, Method 1010,JESD22-A104,JESD22-A105,IEC 60068-2-14

温度冲击 :MIL-STD-750,MIL-STD-202, Method 107,MIL-STD-810, Method 503,IEC 60068-2-14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858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