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里氏硬度计的使用方法
4.2.1启动
l 将冲击装置插头插入位于仪器右侧的冲击装置插口。
l 按【开/关】键,此时电源接通,仪器进入测量状态。
4.2.2加载
l 向下推动加载套锁住冲击体;对于DC型冲击装置,则可将加载杆吸于试验表面,将DC型冲击装置插入加载杆,直到停止位置为止,此时就完成了加载。
l 将冲击装置支承环紧压在试样表面上,冲击方向应与试验面垂直;
4.2.3测量
l 按动冲击装置上部的释放按钮,进行测试。此时要求试样、冲击装置、操作者均稳定,并且作用力方向应通过冲击装置轴线。
l 试样的每个测量部位一般进行五次试验。数据分散不应超过平均值的±15HL。
l 任意两压痕之间距离或任一压痕中心距试样边缘距离应符合表2规定。
冲击装置类型 | 两压痕中心间距离(mm) | 压痕中心距试样边缘距离(mm) |
不小于 | 不小于 | |
D、DC | 3 | 5 |
DL | 3 | 5 |
D+15 | 3 | 5 |
G | 4 | 8 |
E | 3 | 5 |
C | 2 | 4 |
表2
l 对于特定材料,欲将里氏硬度值较准确地换算为其它硬度值,必须做对比试验以得到相应换算关系。方法是:用检定合格的里氏硬度计和相应的硬度计分别在同一试样上进行试验,对于每一个硬度值,在三个以上需要换算的硬度压痕周围均匀分布地各测定五点里氏硬度,用里氏硬度平均值和相应硬度平均值分别作为对应值,做出硬度对比曲线。对比曲线至少应包括三组对应的数据。
4.2.5读取测量值。
4.2.6打印输出结果。
具体设置方法见6.3.3和6.6。
4.2.7按【开/关】键关机。
4.2.8 试验结果处理
用五个有效试验点的平均值作为一个里氏硬度试验数据。
4.2.9 试验结果表示方法
l 在里氏硬度符号HL前示出硬度数值,在HL后面示出冲击装置类型。例如700HLD表示用D型冲击装置测定的里氏硬度值为700。
l 对于用里氏硬度换算的其它硬度,应在里氏硬度符号之前附以相应的硬度符号。例如400HVHLD表示用D型冲击装置测定的里氏硬度换算的维氏硬度值为400。
注:不同冲击装置类型测得的HL值不同,例如700HLD≠700HLC。
5特别提示
l 更换冲击装置一定要在关机状态进行,否则无法自动识别冲击装置类型,还可能造成仪器电路板的损坏。
l 正常情况下,在未达到设定的【冲击次数】时不能打印和存储当前测量值。
l 只有D型和DC型冲击装置有强度测量功能,所以使用其它类型的冲击装置时,将无法修改【硬度/强度】设置,如果用D/DC型冲击装置设为【强度】 后,又更换为其它冲击装置,【硬度/强度】设置会自动修改为【硬度】。
l 当设定为【强度】测量时,将不能设置硬度制(光标会从【硬度制】上跳过)。
l 不是所有材料都可以转换成所有硬度制,更改材料后硬度制会自动恢复为里氏HL。所以设置测量条件时要先设置【材料】,再设置【硬度制】。
特别注意:里氏硬度计测量是台式洛氏硬度计、布氏硬度计及维氏硬度计的替代手段,主要适用于金属材料的快速硬度测试,特别适宜对大型零部件及不可拆卸部件的现场硬度测试,主要解决台式硬度计不便测量的场景。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