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2000型移动式交流磁粉探伤仪应用
一、概述
CY-2000型移动式交流磁粉探伤仪能对零件进行交流磁化和交流自动退磁;可用作连续法和剩磁法探伤;可固定使用或携带到现场使用。配以恰当方法如:支杆法或缠绕法,能使零件异形部位获得合适的磁化。并能对大尺寸零件进行分段探伤。
电路采用调整可控硅导通角的大小来调整磁化、退磁电流的大小。交流磁化能控制断电相位,使剩磁稳定。采用集成电路控制,使设备工作安全可靠。设备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操作简单等特点。
CY-2000型移动式交流磁粉探伤仪适用于磁粉检测法。检验由铁磁性材料制造的各种不同形状的零件。可发现零件表面及近表面因铸造、锻压、淬火、研磨、疲劳等原因引起的裂纹、夹渣和其它各种细微缺陷。
二、主要性能特点
1、本设备采用高集成化电路、控制模块,大电流可控,连续可调,体积小,重量轻,维修方便。
2、设备电源进线为一根输入电源电缆线,磁化电流采用快速接头输出。
3、能对工件进行交流磁化和自动退磁。交流磁化带断电相位控制器,剩磁稳定,确保探伤质量。退磁利用自动衰减方式,能从所置磁化电流值逐渐下降至零,退磁效果好。
4、仪器配备支杆探,也可外配低压磁化线圈,实现一机多用。
5、整机设计合理,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可在固定场所使用,更适于现场作业。
三、仪器图示
CY-2000型移动式交流磁粉探伤仪,功能齐全,配装散热风扇用于仪器散热。主控面板配备数显式电流电压表、超温报警以及各功能开关及输入输出接口。
一、概述
CY-2000型移动式交流磁粉探伤仪能对零件进行交流磁化和交流自动退磁;可用作连续法和剩磁法探伤;可固定使用或携带到现场使用。配以恰当方法如:支杆法或缠绕法,能使零件异形部位获得合适的磁化。并能对大尺寸零件进行分段探伤。
电路采用调整可控硅导通角的大小来调整磁化、退磁电流的大小。交流磁化能控制断电相位,使剩磁稳定。采用集成电路控制,使设备工作安全可靠。设备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操作简单等特点。
CY-2000型移动式交流磁粉探伤仪适用于磁粉检测法。检验由铁磁性材料制造的各种不同形状的零件。可发现零件表面及近表面因铸造、锻压、淬火、研磨、疲劳等原因引起的裂纹、夹渣和其它各种细微缺陷。
二、主要性能特点
1、本设备采用高集成化电路、控制模块,大电流可控,连续可调,体积小,重量轻,维修方便。
2、设备电源进线为一根输入电源电缆线,磁化电流采用快速接头输出。
3、能对工件进行交流磁化和自动退磁。交流磁化带断电相位控制器,剩磁稳定,确保探伤质量。退磁利用自动衰减方式,能从所置磁化电流值逐渐下降至零,退磁效果好。
4、仪器配备支杆探,也可外配低压磁化线圈,实现一机多用。
5、整机设计合理,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可在固定场所使用,更适于现场作业。
三、仪器图示
CY-2000型移动式交流磁粉探伤仪,功能齐全,配装散热风扇用于仪器散热。主控面板配备数显式电流电压表、超温报警以及各功能开关及输入输出接口。
一、概述
CY-2000型移动式交流磁粉探伤仪能对零件进行交流磁化和交流自动退磁;可用作连续法和剩磁法探伤;可固定使用或携带到现场使用。配以恰当方法如:支杆法或缠绕法,能使零件异形部位获得合适的磁化。并能对大尺寸零件进行分段探伤。
电路采用调整可控硅导通角的大小来调整磁化、退磁电流的大小。交流磁化能控制断电相位,使剩磁稳定。采用集成电路控制,使设备工作安全可靠。设备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操作简单等特点。
CY-2000型移动式交流磁粉探伤仪适用于磁粉检测法。检验由铁磁性材料制造的各种不同形状的零件。可发现零件表面及近表面因铸造、锻压、淬火、研磨、疲劳等原因引起的裂纹、夹渣和其它各种细微缺陷。
二、主要性能特点
1、本设备采用高集成化电路、控制模块,大电流可控,连续可调,体积小,重量轻,维修方便。
2、设备电源进线为一根输入电源电缆线,磁化电流采用快速接头输出。
3、能对工件进行交流磁化和自动退磁。交流磁化带断电相位控制器,剩磁稳定,确保探伤质量。退磁利用自动衰减方式,能从所置磁化电流值逐渐下降至零,退磁效果好。
4、仪器配备支杆探,也可外配低压磁化线圈,实现一机多用。
5、整机设计合理,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可在固定场所使用,更适于现场作业。
三、仪器图示
CY-2000型移动式交流磁粉探伤仪,功能齐全,配装散热风扇用于仪器散热。主控面板配备数显式电流电压表、超温报警以及各功能开关及输入输出接口。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