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推荐:气相|液相|光谱|质谱|电化学|元素分析|水分测定仪|样品前处理|试验机|培养箱


化工仪器网>技术中心>操作使用>正文

欢迎联系我

有什么可以帮您? 在线咨询

绝缘油介电强度测试仪操作全流程

来源:上海胜绪电气有限公司   2025年03月13日 16:01  

绝缘油介电强度测试仪操作全流程:

绝缘油介电强度测试仪操作全流程(含电力现场避坑指南)

一、场景 1:电力变压器现场测试(30 分钟出结果)


▶ 步骤 1:取样预处理(成败关键)


静储 24h:从变压器底部放油阀取油样(避开顶部浮油),注入清洁玻璃瓶(禁用塑料瓶),室温静置 24h(气泡自然排出,急用时可 60℃水浴 10 分钟)。

油样检查:透光观察无悬浮物、水珠,若浑浊需用 0.45μm 滤膜过滤(滤后静置 2h)。

温度校准:测试前油样温度与环境温差<5℃(最佳 25±5℃,每升高 10℃击穿电压约降 5%)。


▶ 步骤 2:设备连接(防触电三步)


接地优先:将测试仪接地端子用 4mm² 黄绿线可靠接地(电阻<4Ω),现场若有发电机,需共地连接。

电极清理:用石油醚擦拭电极(球直径 25mm,间距 2.5mm±0.05mm),棉签蘸酒精清洗缝隙,吹风机冷风吹干(禁用热吹防变形)。

注油静置:油杯注油至刻度线(约 40ml),静置 10 分钟(消除注油时气泡,可用玻璃棒引流)。


▶ 步骤 3:升压测试(按 “三看三不” 原则)


初始设置:电压上限设为 50kV(国标 GB/T 507 标准),升压速率选 2kV/s(现场干扰大选 1kV/s)。

击穿:点击 “开始”,注视电压表和油杯,

绝缘油介电强度测试仪当油液出现蓝紫色闪络(伴随 “啪” 声),记录击穿电压 U1,立即点击 “复位” 放电(放电时间>15 秒)。

重复测试:每次击穿后用玻璃棒搅拌油液(打破碳化通道),间隔 1 分钟,共测 5 次,取后 3 次平均值(若某次偏差>20%,需重新取样)。


▶ 步骤 4:结果判定(国标对照)


新油:≥40kV(10kV 设备)/≥60kV(220kV 及以上)

运行油:≥30kV(注意:成都地区湿度>80% 时,允许降 5kV,但需记录环境湿度)

异常处理:若<25kV,立即停运设备,取油样送实验室做色谱分析(可能绝缘老化或进水)。

二、场景 2:实验室精密测试(误差<3% 的细节)


▶ 步骤 1:环境控制(实验室级标准)


湿度<60% RH(用除湿机),温度 23±2℃,远离电磁干扰源(如电机、电焊机)。

油杯提前 2 小时放入实验室,与环境等温(温差<1℃)。


▶ 步骤 2:电极校准(每年必做)


用塞尺测量电极间距(2.50mm±0.02mm),若磨损>0.1mm 需更换。

电极垂直度校准:用直角尺检查,偏差<0.5°(否则电场不均匀,测试值偏低)。


▶ 步骤 3:空白测试(排除系统误差)


注入无水乙醇,测试 3 次,平均击穿电压应>30kV(否则设备需校准)。

换油样前,油杯用待测油冲洗 3 次(每次 5ml,避免残留污染)。


▶ 步骤 4:数据处理(含修正公式)


海拔修正:成都地区海拔 500m 以下,每升高 100m,击穿电压降 1%(公式:U 修正 = U 实测 ×1.005^H,H 为海拔米数)。

温度修正:每偏离 25℃±1℃,修正 ±0.3%(例:30℃时,U 修正 = U 实测 ×0.985)。

三、新手必防的 5 大致命错误



错误操作

后果

正确做法


用塑料瓶取样    静电吸附杂质,结果虚低    专用棕色玻璃瓶,取样前高温烘烤    

电极未放电直接取油    残余电荷引发误击穿    每次测试后手动放电 30 秒(听 “滋滋” 声)    

油样含气泡    击穿电压下降 30% 以上    注油时沿杯壁缓慢倒入,静置 10 分钟    

连续测试间隔<1 分钟    油液温度升高,结果虚高    间隔 1 分钟,用风扇冷却油杯    

现场测试不接地    电击风险 + 数据跳变    先接大地,再开机(用万用表测接地电阻)    

四、成都地区特殊注意事项


梅雨季节:湿度>85% 时,油杯提前放入恒温箱(50℃,2 小时),测试时用红外灯照射油杯(距 30cm,防油液升温)。

高原边缘:都江堰等海拔 800m 区域,按国标需修正海拔系数(乘以 0.97)。

现场案例:2024 年成都某变电站因未清理电极油垢(黑色碳化层),导致测试值虚高 15%,最终引发变压器绕组放电事故(需每月用砂纸打磨电极)。

五、实操口诀与训练建议


▶ 记忆口诀:
“取样静一天,电极擦三遍,升压看闪络,五测取中间,温湿要记录,接地保安全”


▶ 训练方法:


废油练习:用废变压器油添加微量水分(5%),练习识别 “水珠型击穿”(连续小火花)和 “杂质型击穿”(爆响 + 油液沸腾)。

电极间距盲调:蒙眼用塞尺调整电极至 2.5mm,差<0.05mm(提升手感)。

应急测试:模拟野外无电源场景,用便携式测试仪(如 HT-2671),练习手摇充电升压(每分钟 120 转,保持匀速)。


▶ 安全红线:测试时身体任何部位距油杯>30cm,升压中禁止开盖,雷雨天气禁止现场测试!


(注:成都地区电力企业可参考《四川电网绝缘油测试规程(2025 版)》,重点关注附录 C “湿度修正表”)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858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