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推荐:气相|液相|光谱|质谱|电化学|元素分析|水分测定仪|样品前处理|试验机|培养箱


化工仪器网>技术中心>其他文章>正文

欢迎联系我

有什么可以帮您? 在线咨询

堆肥法生物降解仪M1200 Plus、甲烷潜力测试系统BMP1200发货香港东华学院

来源:北京托摩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25年03月12日 13:30  

托摩根堆肥红外法生物降解仪M1200 Plus、甲烷潜力测试系统BMP1200于今日已打包发往中国香港东华学院。

香港东华学院,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目标是提供优质的高等教育,培养年青学子具备“T.W.C”三项素质,即专业才能、解决问题的智慧和对责任的承担 ,成为切合社会所需的优秀人才,是香港一所具有颁授学士学位资格的自资专上院校。学院于2010年由东华三院创立 。

托摩根生物是一家专注于生命科学仪器设备生产制造的厂家,公司产品覆盖生物降解设备、合成生物学设备、基因工程设备、样品前处理设备四大板块;尤其在生物降解检测技术方面的企业。

生物降解设备:托摩根开发了6大系列生物降解仪。

堆肥法红外法生物降解仪M2400系列,满足GB/T19277-1。

堆肥法称重法生物降解仪M1200W系列,满足 GB/T 19277-2。

电解呼吸法生物降解仪T9000C系列,满足 GB/T 19276-1。

水培红外法生物降解仪T2400系列,满足GB/T 19276-2。

厌氧反应生物降解仪CH1200系列,满足标准GB/T 33797-2017。

甲烷潜力测试系统BMP1200系列,满足GB/T 33797-2017。

托摩根的产品以其高效、稳定和智能化的特点在科研领域具有广泛应用,此次发货表明其设备已成功应用于中国香港东华学院的相关研究或教学项目中。





堆肥红外法生物降解仪

型号:M1200 PLUS

一、产品用途

1. 满足GB/T19277.1-2011标准的检测要求;

2. 满足ISO14855.1标准的检测要求;

3. 满足JIS K 6953-1标准的检测要求;

4. 适用于质检院对外检测;

5. 适用于第三方机构对外检测服务;

6. 适用于生物基材料生产企业自检及配方优化等;

7. 适用于生物降解基础研究;

 

二、产品特点

1. 满足GB/T 19277.1-2011标准的检测要求;

2. 通量高,多达12个通道可同时用于生物降解性检测;

3. 在线测定二氧化碳、甲烷的浓度及总量,可以图表的形式导出;

4. 检测范围广,最高检测上限可达10000ppm;

5. 采用固体培养、开放式供氧的设计方法,模拟强烈需氧的环境;

6. 自动搅拌、自动加水、自动排水、空气浴控温;

7. 云平台检测,可在线观察数据和曲线;

三、产品原理

本实验系统模拟生物基材料在好氧堆肥条件下生物降解的过程。微生物在好氧环境下,以生物基材料为碳源,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水等无机物,生成的二氧化碳通过高精度红外传感器进行实时监测浓度,并将检测的二氧化碳实时浓度与流量、时间进行积分,即可计算出样品生物降解的二氧化碳释放量。样品生物降解的二氧化碳释放量与其理论二氧化碳释放量的百分比,即为生物降解率。

 

甲烷潜力测试系统

型号:BMP1200

一、产品用途

1. 满足GB/T 32106-2015标准的检测要求;

2. 满足ISO 14853-2005标准的检测要求;

3. 用于甲烷潜力测试;

4. 用于厌氧生物降解率测定;

5. 用于厌氧降解二氧化碳及甲烷混合气体的检测;

6. 用于厌氧反应实验条件的优化研究;

7. 用于厌氧菌种选育实验;

二、产品特点

1. 可以用于甲烷潜力测定;

2. 可以用于厌氧生物降解率测定;

3. 每个通道具有独立搅拌功能,搅拌方式可以自由设定;

4. 瓶口密封技术,保证了累积产气量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5. 创新式的微量气体流量测定技术,可同时监测多路气体流量、宽量程;

6. 当前数据、历史数据、数据曲线可记录、可查询、可 U 盘导出;

三、产品原理

在隔绝氧气环境下,微生物会发生厌氧反应。厌氧反应的产物为二氧化碳及甲烷。本仪器提供良好的反应单元,将厌氧反应生成的混合气体的排气量与压力建立函数关系,当体系压力达到阈值时启动排气,通过自动记录排气次数,从而计量厌氧反应生成的混合气体的总量。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858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