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滤机是一种常用的固液分离设备,其物料过滤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过滤准备
检查设备:在过滤前,要检查板框压滤机的各个部件是否正常,包括板框的密封性、滤布是否完好无损等。
安装板框与滤布:按照正确的顺序和方法将板框和滤布安装好,确保滤布平整,无褶皱,板框之间密封良好,防止物料泄漏。
连接管道:将进料管道、出料管道等连接牢固,保证管道无堵塞、无泄漏,并根据需要调整好阀门的开闭状态。
进料过滤
启动进料泵:以一定的压力和流量将待过滤的物料通过进料管道输送到板框压滤机的各个腔室中。物料在压力的作用下,开始在板框内进行固液分离。
过滤过程:液体通过滤布渗透到板框的滤液通道中,然后从滤液出口流出,而固体颗粒则被截留在滤布上,随着过滤的进行,固体颗粒逐渐在滤布表面形成滤饼。
观察压力与流量:在过滤过程中,要密切观察进料压力和流量的变化。一般来说,随着滤饼的逐渐增厚,过滤阻力会增大,进料压力会逐渐升高,而流量会逐渐减小。当压力达到设备的允许上限或流量降低到一定程度时,说明过滤效率已经很低,需要进行下一步操作。
卸料
停止进料:当过滤过程基本完成,即滤液流出量很少或压力过高时,停止进料泵,关闭进料阀门。
松开板框:按照设备的操作规范,逐步松开板框的压紧装置,使板框之间的压力解除。
卸料:将板框依次拉开,使滤饼从滤布上脱落,通过人工或机械方式将滤饼收集运走。然后对板框和滤布进行清洗,准备下一次过滤操作。
过滤准备
检查设备:厢式压滤机在使用前同样需要检查各个部件,重点检查厢式滤板的完整性、密封胶条是否老化或损坏,以及液压系统、电气系统是否正常。
安装滤板与滤布:将滤板和滤布正确安装在压滤机的机架上,确保滤板排列整齐,滤布安装紧密,滤板之间的连接可靠。
进料系统检查:检查进料泵、进料管道、阀门等是否正常,确保进料系统能够稳定地将物料输送到压滤机中。
进料过滤
启动进料:启动进料泵,将物料以合适的压力和流量送入厢式压滤机的滤室中。物料在进入滤室后,会在滤板和滤布的作用下进行固液分离。
过滤进行:液体透过滤布进入滤板的滤液通道,从滤液出口排出,固体则被截留在滤室内,随着过滤的进行,固体在滤室内逐渐堆积形成滤饼。在过滤过程中,需要监测过滤压力、滤液流量等参数,以判断过滤状态是否正常。
自动保压与调节:厢式压滤机通常具有自动保压功能,当过滤压力因滤饼增厚等原因下降时,液压系统会自动补充压力,以保证过滤过程的顺利进行。同时,根据物料的性质和过滤情况,可能需要适时调整进料速度和压力,以提高过滤效果和效率。
卸料
过滤准备
设备检查与安装:检查隔膜压滤机的隔膜板、滤板、滤布等部件的完整性和密封性,确保隔膜无破损、滤布无漏洞。按照要求安装好滤板和滤布,将隔膜板正确放置在相应位置,并连接好各部分的管道和线路。
隔膜充气(水)系统检查:检查隔膜充气(水)系统的管道、阀门、压力表等是否正常,确保充气(水)系统能够准确地对隔膜进行充压操作。
进料系统准备:与其他压滤机类似,检查进料泵、进料管道、阀门等,保证进料系统能够稳定地将物料输送到压滤机中。
进料过滤
初始进料过滤:启动进料泵,将物料送入隔膜压滤机的滤室中。在初始阶段,物料在压力作用下进行普通的固液分离,液体通过滤布流出,固体在滤室内开始形成滤饼。
隔膜挤压:当滤室内的滤饼达到一定厚度后,停止进料,启动隔膜充气(水)系统,向隔膜内充入一定压力的气体或液体。隔膜在压力作用下向外膨胀,对滤饼进行挤压,进一步挤出滤饼中的水分,提高固液分离效果。
压力控制与调节:在隔膜挤压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充气(水)压力和时间。根据物料的性质和滤饼的状态,适时调整压力大小,一般来说,对于难过滤的物料或需要更高干度的滤饼,可能需要增加挤压压力和延长挤压时间。同时,要密切观察过滤压力和滤液流量的变化,确保设备运行安全和过滤效果。
卸料
大量二手隔膜自动压滤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