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一些低温微生物培养箱的故障预防措施:
一、温度控制方面
定期校准温度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是精确控制培养箱温度的关键部件。应该根据培养箱的使用频率,每隔3 - 6个月对温度传感器进行校准。可以使用标准温度计和专业的校准设备,将培养箱设置在不同的温度点(如0℃、5℃、10℃等),比较标准温度计和培养箱显示的温度,记录偏差并进行调整。如果偏差超出允许范围(一般为±1℃),就需要维修或更换传感器。
例如,在校准过程中发现培养箱显示温度比实际温度高2℃,这可能是传感器出现故障或者受到外界因素干扰,通过调整传感器的位置或者更换传感器来解决问题。
确保温度控制系统的稳定性
检查温度控制系统的电路连接是否牢固,避免因松动导致温度波动。同时,要保持控制系统的软件更新到最新版本,因为软件更新可能包含对温度控制算法的优化,能够提高温度的稳定性。
比如,当培养箱频繁出现温度在设定值附近上下波动超过1℃的情况,首先检查电路连接,若连接正常,则考虑是否需要更新软件来改善这种情况。
防止温度过冲和欠冲
在使用培养箱时,要避免突然改变温度设定值。如果需要改变温度,应该采用逐步渐变的方式,例如每次改变不超过5℃,并且间隔一定时间(如30分钟)再进行下一次调整。这样可以防止培养箱的加热或制冷系统来不及响应,导致温度过冲(超过设定温度)或欠冲(低于设定温度)。
假设培养箱原本设置在10℃,需要降低到 - 5℃,如果直接将温度设置为 - 5℃,可能会使培养箱内温度迅速下降,影响微生物生长环境,甚至损坏培养物。
二、湿度控制方面
清洁加湿和除湿装置
对于有湿度控制功能的培养箱,加湿和除湿装置的清洁非常重要。加湿器中的水盘应该定期清洗(每周至少一次),防止水中的杂质和细菌滋生,影响湿度调节效果。除湿装置(如硅胶除湿剂)也需要定期更换(一般每3 - 6个月),以确保其除湿能力。
例如,如果发现加湿器的出雾口有污垢堵塞,会导致加湿不均匀,使培养箱内局部湿度过高或过低,影响微生物培养。
监测湿度传感器的准确性
与温度传感器类似,湿度传感器也需要定期校准。可以使用湿度发生器或者饱和盐溶液等标准湿度源来校准湿度传感器。一般建议每6个月校准一次湿度传感器,保证湿度监测的准确性。
比如,在湿度为50%的标准环境下,培养箱显示湿度为40%,就需要对湿度传感器进行调整或维修。
三、机械部件维护方面
定期检查培养箱的门封和铰链
门封的密封性对于保持培养箱内的温湿度稳定至关重要。要定期检查门封是否有磨损、变形或者老化的情况。如果门封出现问题,应该及时更换,以防止外界空气进入培养箱,影响内部环境。同时,也要检查铰链是否正常,确保门能够顺畅地开关。
例如,当发现门关闭后,培养箱内温度在短时间内下降明显,可能是门封密封不好,需要及时修复或更换门封。
保持风机和通风口的清洁
风机负责箱内空气的循环,通风口则是空气进出的通道。这些部件容易被灰尘和微生物污染。应该每月清洁一次风机和通风口,使用干净的软毛刷或者吸尘器清除灰尘和杂物。如果风机出现异常噪音或者转速不稳定的情况,要及时维修或更换。
比如,风机在运转时发出刺耳的摩擦声,可能是有异物进入或者风机轴承磨损,需要拆开风机进行检查和清理。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