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蛋白互作研究的利器:LUC实验与UVP ChemStudio 695的强强联合
摘要:
LUC已成为了解植物致病机制和信号通路转导的关键工具,UVP ChemStudio 695可满足您所有的成像需求
荧光素酶互补实验(Luciferase Complementation Assay简称LUC,LCI,SLC,SFLC,LCA等)是一种以荧光素为底物来检测荧光素酶活性的植物活体成像实验。实验中,荧光素酶蛋白被切成N端和C端2个功能片段,即NLuc和CLuc。在一个实验体系中,待检测的2个目标蛋白分别与NLuc和CLuc融合,如果2个目标蛋白相互作用,则荧光素酶的NLuc和CLuc在空间上会足够靠近并正确组装,从而发挥荧光素酶活性,氧化底物荧光素产生z强波长在560nm左右的生物荧光。
LUC实验流程如下:

LUC实验目前已成为高校科研植物学热点研究手段,主要用于植物蛋白互作研究。通过观察分析荧光素酶与底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人员可以发现新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蛋白互作研究可用于植物学多个应用领域:如真菌、细菌等的植物致病机制研究,为植物保护提供有力支持;植物激素、代谢信号通路转导研究,为研究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抗寒、抗旱、耐盐等抗逆机制提供有力的研究工具。
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林鸿宣院士研究团队在植物学领域顶级期刊《Molecular Plant》(影响因子26)发表重要研究成果,系统解析了α/β水解酶家族成员STH1基因在水稻盐胁迫应答与生殖发育协同调控中的分子机制。该研究通过正向遗传学方法从非洲稻(Oryza glaberrima)中成功克隆STH1基因,并揭示其通过三个独立且协同的分子功能模块(膜脂代谢调控、蛋白稳定性调控、光周期信号整合)实现环境适应与发育进程的动态平衡。研究团队通过荧光素酶报告基因(LUC)实验证实,STH1通过直接激活Hd3a启动子活性正向调控水稻开花进程,而盐胁迫诱导的STH1表达抑制则导致开花延迟,使植株优先将资源分配至胁迫防御系统。
值得注意的是,德国耶拿公司UVP ChemStudio PLUS多功能成像系统凭借其高灵敏度化学发光检测能力,成功实现了烟草叶片中荧光素酶信号的实时动态捕捉,为解析STH1-Hd3a转录调控网络提供了关键实验证据。该研究不仅创制了耐盐性提升67.14%的优异等位变异种质,更为作物抗逆与稳产协同改良提供了理论依据。
德国耶拿UVP ChemStudio 695多功能成像仪可支持LUC实验的植物活体成像,具有605万高分辨率相机,F0.95大孔径镜头,高光电转化率(78%),低读出噪音(3e-@1.7MHz),低暗电流( 0.0007 e/p/s )及相对-60℃的制冷能力,结合矩阵式RGB三色LED、氙灯和近红外激光等高强度光源,可为客户带来高清晰度,高灵敏度的成像体验!这款仪器不仅适用于荧光素酶互补实验的植物活体成像,亦可兼容常规如核酸胶、蛋白胶、化学发光WB和荧光WB等成像实验,满足您所有的成像需求!
UVP ChemStudio 695多功能成像仪

高性能的CCD相机:光电转化率高、背景噪音低
功能齐全:核酸/蛋白凝胶成像、WB化学发光成像
可扩展性:支持WB多色荧光成像、WB近红外荧光成像、植物活体成像
具有审计追踪功能,方便实验室管理和文章评审的溯源,为您的论文发表保驾护航!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