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材料回潮率测试仪依据烘箱干燥法,该仪器主要由加热源、称重部分、回潮率测试配件、回潮率测试软件等组成。加热之前,艾瑞斯回潮率测定仪会先称重并记录样品重量,加热完成后,仪器会再次记录干燥的样品重量,通过软件自动计算回潮率,并直接显示在电子屏幕。
纺织材料回潮率的定义
纺织材料回潮率:纤维含水重量占纤维干重的百分比。
纺织材料回潮率计算公式
纺织品材料的回潮率等于(纤维湿重-纤维干重)/纤维干重*100,单位为%
纺织材料回潮率和含水率的区别与转换关系
纺织材料的回潮率是指纤维含水重量占纤维干重的百分比;而含水率则是指(纤维湿重 - 纤维干重)/纤维湿重。其二者存在互相转换关系。回潮率=100*含水率/(100-含水率);含水率=100*回潮率/(100+回潮率);单位均为%.
纺织材料回潮率的测定方法
在GB/T 9994-2018纺织材料公定回潮率中给定了纺织品的含水率以及回潮率的测定方法按照GB/T 9995。在GB/T 9995-1997纺织材料含水率和回潮率的测定烘箱干燥法中指出两种称量方法,即箱内称重法与箱外称重法。艾瑞斯纺织材料回潮率测试仪相当于是采用了箱内称重法,进行纺织材料含水率和回潮率的检测。试样在烘箱中暴露于流动的加热至规定温度的空气中,直至达到恒重,烘燥过程中的全部质量损失都作为水分,并以含水率和回潮率表示。供给烘箱的大气应为纺织品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如果实际上不能实现时,可把在非标准大气条件下测得的烘干质量修正到标准大气条件下的数值。
纺织材料回潮率的指标
在GB/T 9994-2018纺织材料公定回潮率中规定了各类纺织品的公定回潮率指标。棉类材料一般为8.5%;毛料要控制在14.0~18.25%之间;麻类材料要求公定回潮率在12.0~14.0%;蚕丝类纺织材料则要控制在11.0%;其他天然纤维材料10.9~13.0%;而化学纤维由于材料种类较多,性质不一,规定的回潮率范围则比较广泛,从0.0~17.5%均有;其他纤维则严格控制为0.
纺织材料回潮率测定仪的应用范围
烘箱干燥法回潮率测定仪用途很广泛,常常用于皮革,皮革制品,布料,坯布,羊毛,毛料、毛巾,织物,牛皮,PU人造革,皮革,无纺布,服装,纱线,纺纱,棉纱,纺织品, 布,纺织材料和其他需要快速测量含水率以及回潮率的行业。
ARS-SF10纺织材料回潮率快速测试仪技术参数:
产品型号 Model | ARS-SF50 | ARS-SF10 |
称重量程 Capacity | 110 g | 110 g |
称重精度 Readability | 0.005g | 0.001 g |
称重传感器 Sensor | 应变式/ Load Cell | 应变式 HBM |
样品盘尺寸 Pan Size | Φ96mm(20pcs) | |
显示方式 Display | 5寸 全彩触控显示(5inch touch screen) | |
环境温度 Operate.Temp | 5℃-35℃ | |
加 热 源 Heating Source | 卤素灯 /红外线 | |
温度传感器 Temp.Sensor | PT-100-2 | |
温度范围 Temp.Range | 40℃-160℃ | |
温度设置 Temp.Setting | 1℃ | |
水分测试范围Moisture.Range | 95.00%-5.00% | 100.00%-0.00% |
水分可读性 Moisture Readability | 0.05% | 0.01% |
干重测试范围 Testing Range | 95.00%-5.00% | 100.00%-0.00% |
干重可读性 DRY% Readability | 0.05% | 0.01% |
存储记录 Storage | 20组 | |
实时曲线 Analysis Curve | 实时动态曲线 Real time dynamic curve | |
测试空间 Testing Height | 30mm | |
语言选择 LANGUAGE | 英文/中文 EN/CN | |
输入电压 Power supplier | 220V 50Hz / 110V 60Hz | |
产品尺寸 Dimension | 336X214X166mm | |
包装尺寸 Packing Size | 415*310*255mm | |
毛 净 重 G.Weight/N.Weight | 4.0kg/3.5kg |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