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器官(Organoids)是指利用成体干细胞或多能干细胞进行体外三维(3D)培养而形成的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组织类似物。尽管它们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体器官,但能够高度模拟真实器官,如同原型器官的“迷你版”,能够重现对应器官的微环境、细胞间相互作用和生物学过程。
一、类器官的“诞生与发展”类器官的“诞生与发展”
类器官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但真正意义上的类器官时代始于2009年。当时,Hans Clevers教授使用来自小鼠肠道的成体干细胞培育出首个肠道类器官,开启了类器官研究的新篇章。此后,类器官技术迅速发展,成为生物医学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
2021年:类器官技术被列入“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的首批重点专项任务,成为国家重点支持的研究项目之一;
2022年:FDA批准了全球首个完全基于类器官芯片研究获得的临床前数据新药进入临床试验;
2023年:FDA不再要求新药研制进行动物实验,为类器官替代动物进行安全性及药效学评价开辟了道路。
类器官技术研究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时代,无论是文章数量还是产业规模都迎来了井喷式增长
二、类器官的“考验”
为了确保类器官模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对其进行系统的评估是至关重要的。类器官模型评估是一个多维度、综合性的过程: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