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推荐:气相|液相|光谱|质谱|电化学|元素分析|水分测定仪|样品前处理|试验机|培养箱


化工仪器网>技术中心>操作使用>正文

欢迎联系我

有什么可以帮您? 在线咨询

煤质粘结指数的实操标准作业流程

来源:鹤壁市华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2025年01月18日 15:33  

  煤质粘结指数的实操标准作业流程主要包括实验准备、实验步骤、结果计算及判定等几个方面,为确保煤质粘结指数的准确测试和评价,必须遵循一套严格的实操标准作业流程。以下是对该流程的详细梳理。

  一、实验准备

  1.煤样准备

  试验煤样应是达到空气干燥状态、粒度小于0.2mm的分析煤样。

  粘结指数试验煤样应装在密封的容器中,制样后到试验的时间不应超过一星期。如超过一星期,应在报告中注明制样和试验时间。

  粘结指数测定中所用的无烟煤必须是符合要求的专用无烟煤,例如宁夏汝箕沟煤矿的专用无烟煤,其挥发分产率(Vdaf)应小于8.0%,粒度为0.1~0.2mm,其中粒度大于0.2mm的筛上率应不大于4%,粒度小于0.1mm筛下率不大于6%。

  2.仪器准备

  准备坩埚、搅拌丝、压块(镍铬钢,质量为110~115g)、压力器、马弗炉(预先升温到850℃并保持恒温)、转鼓、圆孔筛(1mm)等实验设备。


  二、实验步骤

  1.称取煤样

  先称取5g专用无烟煤,再称取1g试验煤样放入坩埚内,质量应称准到0.001g。

  2.混合搅拌

  用搅拌丝将坩埚内的混合物搅拌2min。

  搅拌时,坩埚应作45°左右倾斜,逆时针方向转动,每分钟约15r;同时搅拌丝按同样倾角作顺时针方向转动,每分钟约150r。

  经1min45s后,一边继续搅拌,一边将坩埚与搅拌丝逐渐转到垂直位置。

  2min时,搅拌结束。在搅拌时,应防止煤样外溅。

  3.加压成型

  搅拌后,将坩埚壁上煤粉轻轻扫下,用搅拌丝轻轻将混合物拨平,沿坩埚壁的层面略低1~2mm,以便压块将混合物压紧后,使煤样表面处于同一平面。

  用镊子夹压块于坩埚中间,然后将其置于压力器下压30s,加压时防止冲击。

  4.焦化

  加压结束后,压块仍留在混合物上,加上坩埚盖。

  注意从搅拌时开始,带有混合物的坩埚应轻拿轻放,避免受到撞击与振动。

  将带盖的坩埚放置在坩埚架中,用带手柄的平铲托起坩埚架,放入马弗炉内的恒温区。

  放入坩埚后的6min内,炉温应恢复到850℃,以后炉温应保持在850±10℃。

  焦化结束后(一般为15min),将坩埚从马弗炉中取出,放置冷却到室温。

  5转鼓试验与筛分

  从冷却后的坩埚中取出压块,称量焦渣总重。

  将焦渣放入转鼓内,进行第1次转鼓试验(每次转鼓试验5min,即250r)。

  第1次转鼓试验后,将焦块用1mm圆孔筛进行筛分,称取筛上部分的质量。

  进行第二次转鼓试验,重复筛分、称重操作。

煤质粘结指数的实操标准作业流程

  三、结果计算及判定

  1.计算公式

  粘结指数(G)按以下公式计算:G=10+(30m1+70m2)/m。其中,m为焦化处理后焦渣总重(g);m1为第1次转鼓试验后筛上部分的重量(g);m2为第二次转鼓试验后筛上部分的重量(g)。

  2.结果判定

  当测得的G<18时,需重做试验。此时,试验煤样和无烟煤的比例改为3:3,即3g试验煤样与3g专用无烟煤,其余试验步骤均与以上测定步骤相同。

  每一试验煤样应分别进行二次重复试验。G值大于等于18时,同一化验室两次平行测定值之差不得超过3,不同化验室间报告值之差不得超过4;G小于18时,同一化验室两次平行测定值之差不得超过1,不同化验室的报告值之差不得超过2。

  以平行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报告结果取整数。

  煤质粘结指数测定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需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步骤和要求进行操作。通过以上实操标准作业流程,可以对煤质粘结指数进行准确测试和评价,为煤炭开采和利用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本文由煤炭化验仪器厂家鹤壁华诺煤检仪器分享,仅供参考。如有疑问可以在评论区以及私信留言告诉我们!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858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