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推荐:气相|液相|光谱|质谱|电化学|元素分析|水分测定仪|样品前处理|试验机|培养箱


化工仪器网>技术中心>行业标准>正文

欢迎联系我

有什么可以帮您? 在线咨询

智能蓄电池内阻测试仪 设计特点

来源:山东鸿得实业有限公司   2024年12月17日 09:10  

一、 产品概述:


智能蓄电池内阻测试仪采用的交流放电测试法,能够精确测量蓄电池两端电压和内阻,并以此 来判断蓄电池电池容量和技术状态的优劣。客户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蓄电池的内阻测试、电压测试及容 量估算的结果作为新电池配组时内阻匹配的依据;在放电前后测试蓄电池内阻用于鉴别真实落后电池。


二、 产品整机配置:


1  

主机  

1  


2  

触屏笔  

1  


3  

测试夹  

1  


4  

充电器  

1  


5  

充电线  

1  


6  

U  

1  


7  

说明书  

1  


8  

合格证  

1  


9  

保修卡  

1  


*选配项  

10  

探针  

1  

详见设备装箱清单  

11  

连接电阻测试夹  

1  

详见设备装箱清单  

三、主要应用范围:

1)新电池配组验收测试;

2)旧电池重新配组前进行内阻匹配性测试;

3) 日常测试:跟踪蓄电池内阻变化,并随时掌握劣化电池;

4)核对性放电前后配合使用,查找放电前后内阻变化值,以判断落后电池。

5)测试电阻、判断螺丝紧固,预防放电中连接电阻过大导致的放电事故。

四、设计特点:

1)智能化、数字化,多语言操作菜单可选、准确测量、操作简单。

2)重量不超过 0.45Kg,手持式设计,单人操作,全程自动测量。

3)满足各种电池内阻检测标准,收录齐全的蓄电池内阻参数数据库,并能根据不同电池自定义蓄电池 标准内阻。

4)测试方法简单,不会影响蓄电池的工作状态,也不会产生安全隐患。

5)仪表本身可存储 10 万节电池测试数据,并能在仪表上进行结论性查询和分析,也可将蓄电池测试数 据用U 盘导出到电脑中生成图表和曲线进行分析6)测试报表可以方便的导入Excel 文件,并以的格式打印成报告,方便管理,以减少工作量。

7)四端法多用途测试夹,集测试夹、探针等功能于一体,能够适应 98%以上的电池连接安装方式和电池 极柱形式。


四端法测试夹的优点:

四端法测试夹,适应绝大部分测试场合,夹具前段伸出 6 厘米金属测试夹片,厚度仅为 3 毫米。方便 伸入连接片之下直接接触极柱,测试夹片内侧带有锯齿,方便挫掉氧化物,便于直接接触到极柱,从而保 证测试结果的稳定与精确。

测试探针的优点:

1)四端法测试, 内针与外筒绝缘!

2) 内针 1.3 毫米直径,外筒 3 毫米直径,适用各种连接条缝隙,可从极柱护套孔洞插入!

3)金属针及针筒采用铍铜镀金工艺,能适应各种测试频率及电流!

4)线长 1.8 米,测试笔长 0.36 米,测试整组电池无需移动设备!

5)测试笔采用加长杆两段设计,方便携带又适应长距离测试!

6)配合内阻仪全自动测试程序更方便、准确!

7)与主机连接采用航空插头模式,适应各种频率及电流,为准确测试保驾护航!

七、产品功能

1) 电池测量:可进行单节电池、成组电池、电池+连接电阻(选配项)的内阻测量及性能评估。

2)数据管理:对数据记录进行打开回放,转存 U 盘,删除等操作,同时还可以格式化数据记录。

3)系统管理:包括时钟设置、参数校准、语言选择、测试波形、文件管理及软件版本信息等功能。

八、技术参数



项目  

参数  

测量范围  

内阻:0.0mΩ--120mΩ连接电阻: 0.0mΩ—65.0mΩ(选配)电压:0.000V—24V  

最小测量分辨率  

内阻:0.001 mΩ连接电阻:0.01 (选配) 电压:1mV  

测量精度  

内阻:1%连接内阻:1%(选配) 电压:0.5%  

 

272×480 4.3寸 TFT LCD +触摸屏  

   

186mm×98mm×40mm  

   

 

0.45KG  

内存容量  

存放10万节电池测量数据  

工作电源  

4000mAH 可充电锂电池,充满可工作8~12小时  

外接电源  

AC100~240V/DC5V-1A 电源适配器/充电器  

通讯接口  

USB 接口(可插接 U 盘)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858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