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推荐:气相|液相|光谱|质谱|电化学|元素分析|水分测定仪|样品前处理|试验机|培养箱


化工仪器网>技术中心>维修保养>正文

欢迎联系我

有什么可以帮您? 在线咨询

冷却水循环机问题解疑二

来源:南京先欧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2012年05月28日 17:13  

1、高温发生器制冷剂蒸汽温度达到多少,执行稀释,为什么?

高发冷剂蒸汽达到100度时,机组执行稀释循环,为防止低发的中间溶液过度浓缩引发浓溶液换热后结晶。2、溶液泵变频的自控原理;工频的自控原理?

变频是通过检查高发溶液温度来控制的,高发温度达到150时变频为zui大,当温度130时变频zui小。工频是通过高发液位来控制的,高位时溶液泵停,中间液位时启。

3、U形管如何理解、作用是什么?为何监视这个温度?

U形管起到水封的作用,用来保持冷凝器与蒸发器的压差。监视这个温度可以通过对照它和冷却水出口温度的温差来判断冷却水换热管束是否严重结垢。如果温差超过3°C,则表明在冷却水环路管道内有结垢。该温度不应过高,过高机组制冷效果降低。4、抽真空过程中,为何打开气镇阀,原理何在?

气镇阀是放入空气进入压缩室,降低压缩比,防止水蒸气凝结成水与油混合,而不能排除机外和引发油乳化。5、制冷剂再生的作用,不再生的后果?

冷剂水再生的作用是提高冷剂水的纯度,提高冷剂水的汽化效果,如果不再生会大大降低机组的制冷效果。6、蒸发器换热管中的冷冻水是否可以发生结冰,为什么?

会发生结冰,在冷冻水循环流量过低或机组冷媒水出口温度设定过低时会导致结冻。冷却水系统须在机组停机一分钟内停止工作的道理?7、冷冻水出口温度大幅波动的原因有哪些?冷冻水流量变化

负载变化

PID值设定有误

在低负荷下由于制冷剂较少导致制冷剂泵频繁启停
8、熔晶操作如何进行?

冷却水循环机出现结晶时(1)关小蒸汽调节阀

(2)关闭冷却塔风机,使稀溶液温度升高,一般控制55左右,但不要超过70

(3)全开制冷剂电磁再生阀,并连续运转。在这段时间内,制冷剂被迫走旁路流向溶液一侧。经上述运转冷剂被移至溶液一侧,冷剂逐渐减少,冷剂泵自动停止。待液位达到高位探棒处时冷剂泵重新启动,在这种启动停止重复2~3次之前,应以这种状态持续运转;

(4)如果是轻度结晶,依据上述操作,就能接触结晶。解除结晶后,使上述转换开关重行回到原处。

(5)溶液泵不能工作时,结晶情况越来越重。此时,应关闭蒸汽调节门,切断冷却水循环环路。用蒸汽加热溶液泵的泵部分,泵的吸入管及排出管及高、低温热交换器。这种情况下,速度与厂家服务部门。

9、定期巡检的内容?

蒸汽进口温度、压力。冷媒水进出口温度及压差。高发、高发蒸汽温度。冷却水入口温度。溶液喷淋温度波动及浓溶液浓度,冷却水塔水位。各循环水泵电流及运转是否正常。

10. 溴化锂溶液是如何实现循环的?

首先靠溶液泵升压把吸收器内溶液注入高发,然后高发靠与低发的压差把溶液压入低发,低发同样靠自身压差把溶液压入吸收器。

11、冷剂水是如何实现循环的?

    在吸收器内被浓溶液吸收,随后被溶液泵随同溶液一起送入高发,然后在高发和低发被一定温度的热源加热沸腾,然后再冷凝器内被冷却水冷凝后回到蒸发器,进行汽化吸热然后再被浓溶液吸收进行下次吸收、沸腾、冷凝、汽化循环。

12、机组为何停机后为何要执行稀释操作?

   把各循环部件的循环溶液的浓度全部降低至zui低,防止浓溶液在未稀释停机后温度降至常温时出现结晶故障。

13、为何冷冻水泵没有运行,不允许启动冷却水泵?

   防止由于冷却水温度过低导致蒸发器压力下降,造成蒸发器内冷剂水存水汽化产生制冷效果引发冷媒水换热管束出现结冻。

14、如何在氮气充注或排放操作中,防止溶液进入真空泵导致失效?

   在充氮和排氮时应关闭抽真空系统的1#隔膜阀和U型真空压力计的联通门,并严禁运行真空泵。

15、如何测量溶液泵压力,同时观察冷却水循环机发生器冷剂蒸汽温度的意义?

   如需观测溶液泵压力需在溶液泵出口处的服务阀上安装压力表。观察冷剂冷剂冷气温度的意义与26题一样。

16、如何判断各换热器损坏?

各换热器进出口温度无温差,或温度出现不正常表现。

17、机组安全规程。

   无

18、机组服务密码

  质保期过后告知。

文章由顺流冷却水循环机技术员提供分享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858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