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热系数计原理
电导率测量装置有两种类型:稳定法(根据温差和热流计算)和非稳定法(根据电热丝的发热量和温升计算)。
KEM 热导率计被归类为非稳态方法。
快速
只需将传感器放在样品上 1 分钟即可测量热导率。
通过简单的操作即可进行具有良好再现性的测量。
主要用于绝缘体、玻璃、树脂、橡胶等导热系数较低的材料。
QTM-710/700 使用一种称为不稳定细线加热法的方法来测量导热率。
探头(传感器)由呈直线拉伸的电热丝和热电偶组成。
当恒定电流通过电热丝时,会产生热量,电热丝的温度升高。对于导热率高的样品(陶瓷等),热量快速移动并逸出到样品一侧,因此电热丝的温度降低。
另一方面,对于导热系数较低的样品(例如绝缘材料),由于热量难以逸出,电热丝的温度会显着升高。
这样,电热丝的温升与样品的导热系数有关,用下式表示。
换句话说,样品的热导率可以根据温度上升曲线图与时间轴的对数刻度的斜率来确定。
激光
只需立即加热样品即可确定热扩散率/比热。热导率是通过计算得出的。
虽然它是一种常用的测量方法,但近年来,随着热扩散率测量技术的标准化,它与传统设备相比变得更加先进。
比热测量传统上依靠DSC(差示扫描量热计),可以高精度地同时测量(使用同时均匀加热“参考标准材料”的“差示法”)。
即使是具有高导热率的薄样品(铜、铝、氮化铝等)也可以高精度测量。
激光闪光法中,如图1所示,直径为5~10mm、厚度为1~3mm的盘状样品表面被脉冲宽度为0.5的激光瞬间均匀加热。
ms或更短,测量样品背面的温度变化。
根据假设绝热条件的理论解,样品背面的温度如图2所示上升,在达到最大温升(ΔT)后,出现冷却曲线。
在常规分析中,热扩散率α根据达到ΔT/2所需的时间t 1/2 计算,α=0.1388d²/t 1/2 (d为样品的厚度)。 (半场法)
相关产品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