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确保厌氧培养箱中的微生物安全无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设备清洁与消毒:定期使用适当的消毒剂清洁培养箱内外表面,包括操作台、门把手等高频接触区域。使用0.1%苯扎溴铵溶液或2%甲醛液擦拭工作台面及可能污染的死角,湿拖地面。
2. 无菌操作:操作人员在进入操作区域前,应穿戴无菌工作服、口罩和手套,确保个人卫生。在操作过程中,应避免大幅度或快速动作,以免搅动空气中的尘埃微粒。
3. 物品消毒:所有进入培养箱的物品必须经过严格的表面消毒处理。例如,安瓿瓶先用砂轮划痕后用2%碘酒棉球擦拭,再用75%酒精棉球擦拭待干。
4. 无菌空气过滤器:确保培养箱内的空气过滤系统正常工作,以维持内部的无菌环境。定期检查和更换过滤器,以防止微生物污染。
5. 紫外线灭菌:使用紫外线灯进行定期灭菌,确保操作室内无菌。灭菌时间应根据实际情况自定。
6. 操作室内环境监测:定期监测操作室内的微生物污染情况,包括沉降菌落计数和浮游菌测定,以确保环境符合无菌标准。
7. 气体管理:确保厌氧培养箱内的气体供应稳定,及时更换气体瓶和厌氧指示剂等。在操作过程中,避免在开启门的情况下进行操作,以免破坏厌氧环境。
8. 设备维护:定期检查厌氧培养箱的各个部件,包括温度控制器、传感器、厌氧气体入口、排气阀和观察窗等,确保它们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9. 操作规范:建立和遵循标准操作规程(SOP),确保每次实验前净化系统至少运转1小时以上,同时开启净化台和紫外灯。
10. 环境监测:使用适当的培养基进行环境微生物监测,如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TSA),并在必要时加入中和剂,以避免假阴性结果。
通过严格执行这些要点,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微生物污染的风险,确保厌氧培养箱内的环境适合无菌微生物的培养。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