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推荐:气相|液相|光谱|质谱|电化学|元素分析|水分测定仪|样品前处理|试验机|培养箱


化工仪器网>技术中心>选购指南>正文

欢迎联系我

有什么可以帮您? 在线咨询

大明化学氧化铝粉在电子制造行业的需求及优势

来源:秋山科技(东莞)有限公司   2024年09月07日 11:21  

大明化学氧化铝粉在电子制造行业的需求及优势
精细氧化铝粉体通过对工业原材料的精密加工以适应不同行业的应用需求,其主要以工业氧化铝为原料,通过提纯、煅烧、研磨、均化、分级等加工工序,控制粉体晶体形貌、晶相转化率、粒径与分布、敏感特定元素、表面性能及活性等技术指标,使其具备绝缘、耐高温、高导热及化学性能稳定等特点,可满足不同下游领域的具体材料应用需求。目前,精细氧化铝粉体作为电子材料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是生产电子陶瓷器件、电子玻璃、锂电池隔膜、高压电器、晶圆研磨抛光材料等产品的重要基础材料,终端应用覆盖了集成电路、消费电子、电力工程、电子通讯、新能源汽车、平板显示、光伏发电等多个国家大力发展的重点领域。

电子陶瓷是指应用于电子工业中制备各种电子元器件的陶瓷材料,主要以氧化物或氮化物粉末等无机非金属材料为主要成分进行烧结,通过结构设计、精确的化学计量、合适的成型方法和烧成制度,使其具备机械强度高、绝缘电阻高、耐高温高湿、抗辐射、电容量变化率可调整等优良特性。其中,精细氧化铝是生产电子陶瓷基片、陶瓷封装材料、电真空管壳、HTCC陶瓷等电子陶瓷元器件的主材之一,亦是生产MLCC等陶瓷产品的辅助材料。

电子陶瓷器件对尺寸精度、绝缘性、强度、密度等指标要求高,生产流程长且复杂,在材料、工艺、设备等方面形成较高壁垒,尤其是电子陶瓷粉体配置尤为重要,粉体配方中纯度、颗粒大小、化学成分、结构分布等的细微改变都可能影响到电子陶瓷器件的电性能、强度、密度、抗衰、耐磨性等,而精细氧化铝粉体是大部分电子陶瓷粉体配方中的主材,因此精细氧化铝粉体的质量和稳定性直接决定了电子陶瓷器件的质量和可靠性。


Taimicron是采用戴美化学多年培育的铝化合物合成技术生产的高纯度、超细精细陶瓷粉末。 Taimicron是基于2(OH)3AlCO4
铵钠铝石(NH

太微米生成过程

目的

  • 高强耐磨材料
    人造骨、牙科材料、轴承等。

  • 电子材料
    IC基板、半导体制造夹具、传感器等

  • 光学材料
    透光陶瓷、红宝石、YAG等

  • 其他
    各种填料、合成尖晶石、催化剂载体等


低温烧结氧化铝

烧结用太微粉是一种高纯度α-氧化铝粉末,由于其初级颗粒细小且单晶,可以在极低的温度下烧结致密化。

■特点

  • 99.99%以上的高纯度超细粉。

  • 它在低温下烧结并致密化。
    经过1250℃至1300℃烧成,致密化至理论密度的98%以上。

  • 可以获得表现出氧化铝原有性能的优异烧结体。
    陶瓷具有高强度、高硬度、优异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 可以容易地获得半透明陶瓷
    可以通过HIP烧结等获得半透明陶瓷。

■典型特性值

年级超滤膜TM-DATM-DARTM-5D
晶型α-氧化铝α-氧化铝α-氧化铝α-氧化铝
BET比表面积平方米/克17.012.513.59.0
一次粒径*1微米0.090.120.120.20
静态堆积密度克/立方厘米0.80.80.90.8
振实密度克/立方厘米1.00.91.01.1
成型密度*2克/立方厘米2.32.22.32.3
烧结密度克/立方厘米3.93 *33.95 *43.96 *43.93 *5

*1:根据SEM照片测量 *2:单轴压制成型(98MPa)
*3:1250℃ *4:1350℃ *5:1400℃(在空气中各烧成1小时)

过渡型氧化铝

主相为γ和θ的氧化铝。

■特点

  • 具有极细颗粒和大比表面积的粉末。

  • 它具有高活性和优异的反应活性。

■典型特性值

年级TM-100TM-300TM-100DTM-300D
晶型θ-氧化铝γ-氧化铝θ-氧化铝γ-氧化铝
BET比表面积平方米/克120220120200
一次粒径*1微米0.0140.0070.0140.010
静态堆积密度克/立方厘米0.150.050.400.40
振实密度克/立方厘米0.180.080.600.60

*1:根据 BET 值计算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858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