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推荐:气相|液相|光谱|质谱|电化学|元素分析|水分测定仪|样品前处理|试验机|培养箱


化工仪器网>技术中心>行业标准>正文

欢迎联系我

有什么可以帮您? 在线咨询

柱后衍生系统在河豚du素检测的新应用

来源:青岛普瑞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2024年05月20日 08:40  

柱后衍生系统在河豚du素检测的新应用

去年游族创始人遭人投毒致死,英年早逝令人惋惜。据某些报道称其中的毒之一就是河豚du素。像这样的河豚du素中毒事件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发生。近日,广东省卫健委通报的广东三起较大级别的食物中毒事件中,其中两起为河豚du素中毒,且中毒两人均死亡。

什么是河豚du素呢

河豚du素tetrodotoxinTTX),分子式为C11H17O8N3,是鲀鱼类(俗称河豚鱼)及其它生物体内含有的一种生物碱。

河豚du素为氨基全氢喹唑啉型化合物,是自然界中所发现的毒性最大的神经毒素之一,曾一度被认为是自然界中毒性强的非蛋白类毒素。这种毒素主要作用于肠道,被肠道吸收后便会迅速作用于神经末梢和神经中枢,可高选择性和高亲和性地阻断神经兴奋膜上钠离子通道,阻碍神经传导,从而引起神经麻痹而致死亡
 

柱后衍生系统在河豚du素检测的新应用



据调查显示,河豚du素大部分存在于河豚当中,但是近几年在蟾蜍、蝾螈、蓝环章鱼中也检测到河豚du素的存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河豚du素有可能是通过食物链传播到海洋生物体内的,并不只和河豚有关。

河豚体内的毒性在各个部位不同,甚者季节也会影响河豚体内的毒性。据研究显示,河豚在生殖季节毒性大,且雌性大于雄性,而在不同部位中,卵巢>脾脏>肝脏>血液>眼睛>鳃耙>皮肤>精巢。一般情况下,河豚的肌肉中是不含有毒素的,但河豚死后内脏中的毒素可少量地渗入肌肉中。
 

柱后衍生系统在河豚du素检测的新应用



河豚du素化学性质和热性质均很稳定,一般家庭中的烹饪条件不能将其破坏,只有在高温加热30min以上或在碱性条件下才能被分解。而能将其破坏的条件要求较高,为220℃加热20-60min。这种的毒素的发病期很短,短至10-30min,长至3-6h发病,发病急,如果抢救不及时,中毒后最快的10min内死亡,最迟4-6h死亡。中毒后也缺乏有效的解救措施。所以,对于河豚du素的检测尤为重要
 

方法介绍

目前食品中河豚du素的检测主要依据GB 5009.206-2016,包括小鼠生物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其中小鼠生物法虽为世界普遍的参考方法,但存在小鼠个体差别大导致结果异常的现象;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仪器成本高,对操作人员水平要求严格;酶联免疫吸附法属于半定量方法且商品化试剂盒较少;故采用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

为保证检测结果更加精准可靠,普瑞邦特对该方法进行优化,采用诺尔液相搭配Pribolab®MDS多功能光电衍生系统进行河豚du素的检测。经液相色谱分离后,河豚du素在Pribolab®MDS多功能光电衍生系统内与高温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具有强荧光效应的C9碱,荧光检测定量限为300ppb满足国标要求

实验条件

·

色谱柱: C 18 ,柱长 150mm ,内径 4. 6mm ,粒径 5 μ m ,或等效柱。

·

·

流动相:乙腈 - 乙酸铵缓冲液( 5+95 ,体积比)

·

·

流速: 1. 0mL / min

·

·

柱温: 30℃

·

·

检测波长:激发波长 385nm ,发射波长 505nm

·

注:如需优化后的方法,请与我们联系

谱图

柱后衍生系统在河豚du素检测的新应用

上图为1ppm河豚du素柱后衍生产物荧光谱图

耗材加油站

产品编号/货号

名称

型号/规格

PR-185150

C18色谱柱

15cm*4.6mm*5um

IAC-M10-3

河豚du素免疫亲和柱

25/50T

STD#M009

河豚du素标准品

20ug/mL

EQ-EVP 3024

Pribolab®真菌毒素浓缩器

EQ-EVP24

EQ-MDS2010/2020

Pribolab®MDS多功能光电衍生系统

MDS-3000/3100

MSS3009

Pribolab®河豚du素

1mg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858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