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推荐:气相|液相|光谱|质谱|电化学|元素分析|水分测定仪|样品前处理|试验机|培养箱


化工仪器网>技术中心>解决方案>正文

欢迎联系我

有什么可以帮您? 在线咨询

应用案例 | 原位CT在复合材料领域的应用

来源:广州领拓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2024年05月16日 15:56  

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原位CT极大地拓展了复合材料研究的广度与深度,不仅能够对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行深入洞察,更能捕捉材料内部变化的过程。

01

原位CT技术

原位CT(In-situ CT),是将常规的显微CT系统与多场耦合原位试验模块集成起来的新型表征手段。

检测时,将样品置于专用原位样品台中,利用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对试样在温度场、载荷等原位环境下的内部结构进行三维分析,从而将材料内部的损伤演化过程三维可视化

图片

实验室原位CT的结构示意图

02

 原位CT技术在复合材料领域的应用优势


2.1 微米级动态无损表征

原位CT技术以其出色的微米级别分辨率,能够以非破坏性的方式观察到复合材料中微裂纹、孔隙分布等微观特征,更全面地了解复合材料的组织和性能。

图片


2.2 失效机理观察

原位CT技术能够观察到复合材料在受力过程中的微观损伤演化过程,包括纤维-基体界面的脱黏、纤维断裂和拔出、纤维沿平面断裂等微观和宏观层面的变化。

图片

碳纤维的三维结构CT扫描结果


2.3 量化统计与分析

基于原位CT的检测结果,可以获取局部和全局的纤维取向、纤维浓度、偏离预定义参考取向、分布等关键统计参数,从而量化评估复合材料内部损伤的程度。

图片
图片
图片

 碳纤维内部量化分析


2.4 模拟服役工况

原位CT能够模拟2000℃高温、20kN载荷、拉伸、压缩、剪切等各种热力耦合服役工况,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了解复合材料在不同服役工况下的性能表现。

图片

微旷科技高性能显微CT XLAB-2000

03

前沿研究成果

近年来,原位CT技术凭借其具有非破坏性、能够动态记录失效过程等优势逐渐受到复合材料研究领域的青睐。


江兰馨等采用了来自微旷科技的高性能X射线显微CT XLAB-2000原位装置对实验室制备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和C/GFRP两种试样在拉伸过程中的不同点进行了原位μCT扫描,研究了孔隙率、空隙分布和损伤演化速率[1]


重建后的CFRP和C/GFRP三维模型:(a)-(d)CFRP模型及其中纤维、基体和孔隙分布;(e)-(h)C/GFRP模型及其中纤维、基体和孔隙分布

图片

[C6](a)yz面试件断裂的破坏模式s,(b)[C6] 的xz平面s,(c)[C2,G3,C2] 的yz平面s,(d)[C2,G3,C2] 的xz平面s

图片

[C6]s and [C2,G3,C2]s的孔隙分布图

0.05-0.3×10-4mm3的空隙用蓝色表示,0.3-10×10-4mm3的空隙用绿色表示,大于10×10-4mm3的空隙用紫色表示

图片

Watanabe等使用同步辐射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对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裂纹萌生和扩展进行了原位观察[2]


在“薄”树脂区域获得的分割图像的实验结果:(左)3D图像,(中)X-Y横截面,(右)X-Z横截面,不同压痕量,即(a)ΔdINS= 16.3 和 (b) 16.5 μm。碳纤维、塑料树脂和裂纹(空气)分别以灰色、深黄色和红色显示。沿 X 轴施加开启应力,如绿色箭头所示。

图片

“厚”树脂区域分割图像的实验结果:(左)3D图像,(中)X-Y横截面,(右)X-Z横截面,不同压痕量,即(a)ΔdINS= 15.0、(b) 25.0 和 (c) 30.0 μm。碳纤维、塑料树脂和裂纹(空气)分别以灰色、深黄色和红色显示。沿 X 轴施加开启应力,如绿色箭头所示。

图片

03

关于微旷原位CT

微旷科技自研生产的高性能显微CT和多功能原位装置能够模拟高温拉伸、压缩、剪切、烧结、腐蚀多种复杂工况,可实现高温2000℃、低温-100℃、载荷8.5t、烧结温度 1300℃等环境。为复合材料的研究提供高灵活性、高质量的解决方案。

案例展示:

(以下案例由微旷科技高性能CT中心检测)


图片
图片


碳纤维的三维结构CT扫描结果



图片
图片


碳纤维内部缺陷提取


测试业务

图片

领拓仪器作为微旷科技的代理商,可以提供从小型桌面CT到大型工业CT,从微米级到纳米级超高分辨率的显微原位CT。如有需要,可添加客服沟通。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858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