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推荐:气相|液相|光谱|质谱|电化学|元素分析|水分测定仪|样品前处理|试验机|培养箱


化工仪器网>技术中心>解决方案>正文

欢迎联系我

有什么可以帮您? 在线咨询

永生化细胞两大策略及常见永生化方法

来源:武汉艾美捷科技有限公司   2024年05月14日 16:34  

永生化细胞指体外培养细胞自发或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从增殖衰老危机中逃离,从而获得无限增殖能力的过程。永生化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生长性,可长期传代。

研究永生化细胞的意义:

1.能使传代困难、增殖慢、易衰老的细胞获得永生,获得更多的细胞资源;

2.了解细胞增殖与衰老的分子机制;

3.体外研究癌变多阶段的良好模型,为肿瘤治疗、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等提供基础

 

永生化细胞策略:

有两种主要方法:

方法A:端粒酶逆转录酶蛋白(TERT)表达

TERT蛋白是端粒酶的催化亚基,在大多数体细胞中通常不活跃。在这种方法中,您可以将编码人类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蛋白的cDNA插入到您感兴趣的原代细胞中。当hTERT被外源性表达时,细胞能够维持足够的端粒长度以避免衰老。这是最近开发用于细胞永生化的方法。

优点:

1、对于受端粒长度影响Z大的细胞(例如人类细胞)的永生化效果很好

2Z不可能引起类似癌症的表型

3、使用此方法生成的细胞系具有稳定的基因型并保留关键的表型标记

缺点:

1、与方法B相比,某些细胞类型的永生化成功率可能不高

2hTERT的过度表达甚至可以在某些细胞类型(例如上皮细胞)中诱导细胞死亡

3、仅使用这种方法可能不足以成功实现永生化

 

方法B:病毒致癌基因

病毒致癌基因,如SV40病毒的大T抗原或HPVE6/E7致癌基因,可以通过抑制肿瘤抑制基因(例如p53Rb)来实现永生化。这种方法比方法A更快地生效,但可能会改变一些细胞的特性。

优点:

1、永生化的Z快速途径

2、对于难以永生化的原代细胞(例如上皮细胞)很有用

缺点:

1、可能会改变细胞的特性(例如失去接触抑制,基因组不稳定性,细胞周期检查点的破坏)

2、仅使用这种方法可能不足以成功实现永生化

 

在许多情况下,单独使用方法AB可能不足以成功实现永生化。最近的研究发现,共同表达hTERT和病毒致癌基因具有更高的成功率,并产生更真实和正常的细胞模型,具有明确定义的遗传背景。

11.png

图:展示了正常细胞的典型寿命(绿色箭头)。每次分裂,端粒缩短,直到最终达到所谓的衰老状态,此时细胞停止复制并死亡。通过过度表达或抑制特定基因(例如破坏p53RB途径),我们可以逆转或抑制端粒缩短,使细胞继续分裂而不达到衰老。

 

艾美捷总结了一些常见的永生化方法,每种机制都涉及破坏图中显示的复制过程中的关键基因。右列描述了abm的永生化试剂系列中可用的形式。您可以在我们的知识库上阅读有关不同病毒的更多信息。

试剂 机制 ABM可提供的形式

SV40T Antigen Suppresion of p53 and Rb genes Lentivirus, Adenovirus, Retrovirus

p53 siRNA Knockdown of p53 tumor suppression gene siRNA Lentivirus

Rb siRNA Knockdown of Rb tumor suppression gene siRNA Lentivirus

Ras Suppression of Rb Lentivirus

C-myc T58A Suppression of p53 Lentivirus

Bmi1 Inhibition of p16/Rb pathway Lentivirus

CDK4 Suppression of p16/Rb pathway Lentivirus

HPV 16 E6/E7 Inhibition of p16/Rb pathway Lentivirus

EBV Viral oncogene -

hTERT Elongation of telomeres Lentivirus, Adenovirus, Retrovirus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858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