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推荐:气相|液相|光谱|质谱|电化学|元素分析|水分测定仪|样品前处理|试验机|培养箱


化工仪器网>技术中心>其他文章>正文

欢迎联系我

有什么可以帮您? 在线咨询

干货 | 小动物活体成像之生物发光精华篇

来源:上海玮驰仪器有限公司   2024年05月09日 15:35  

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是在1999年美国哈佛大学Weisslede提出的一项技术,该技术是指应用影像学方法, 对活体状态下的生物过程进行组织、细胞和分子水平的定性和定量研究。


传统的动物实验需要在多个时间点分批处死动物以获取实验数据,而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可同时观测多个实验动物、对同一研究个体可进行持续、反复跟踪成像,避免动物而造成的组间差异,节省动物成本,被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研究领域。


其中小动物活体光学成像是通过一定方式对小动物进行光学标记,再通过成像技术及设备(如Revvity IVIS小动物活体光学成像系统)对采集光信号,主要包括生物发光(bioluminescence)与荧光(fluorescence)两种技术。



PART/1


生物发光VS荧光




PART/2


生物发光成像原理

生物发光成像是指通过基因工程将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插入细胞、细菌、病毒等基因组中,使其能够正常表达,再将细胞、细菌或病毒转移到动物体内构建稳定表达荧光素酶的转基因动物,向动物体内注射荧光素底物,底物与荧光素酶发生反应产生光信号,发光的强度与标记细胞的数目呈线性关系,可以分析动物体内特定的基因表达、细胞发育和相关生物学进程。

常用的荧光素酶有两种,分别是萤火虫荧光素酶(Luciferase) 和海肾荧光素酶(Renilla),萤火虫荧光素酶所用的底物是D-luciferin(逐典货号:CY057F1000),光波长在540-600 nm,更容易透过组织,特别适合动物深部组织成像,大部分体内实验常用其作报告基因;海肾荧光素酶的底物是coelentarizine ,光波长在460-540 nm,在体内的代谢较快。




图1.生物发光成像原理示


PART/3


生物发光成像实验步骤

01

标记肿瘤细胞

构建荧光素酶重组质粒,细胞转染,挑选单一抗性细胞克隆。

02

筛选阳性克隆细胞株

单一抗性克隆传代,用Luciferase Assay System检测荧光素酶活性(逐典货号:CY058F1000KIT),保留RLU值维持较高的克隆直至第30代,将筛选出高效表达、阳性率接近100%的细胞株进行培养。

03

构建动物模型

根据实验目的选择皮下移植、原位移植、尾静脉注射等方式接种已标记的肿瘤细胞。

04

注射底物荧光素

采用腹腔注射或尾静脉注射荧光素底物到小鼠体内,推荐浓度是15 mg/ml,10 g小鼠需要1.5 mg的荧光素底物,等待3min,然后给动物进行常规麻醉(气麻、针麻皆可)。

尾静脉注射:皮下移植瘤、全身性肿瘤、颅内肿瘤模型。

腹腔注射:无特殊要求均可采用(大都采用此注射法)。

05

生物发光成像

注射荧光素底物后,约1 min扩散到小鼠全身,10 min后强度达到稳定的最高点,在最高点持续约20-30 min后开始衰减,约3 h发光全部消失,建议根据动力学曲线确定具体时间。

06

萤光素酶活性的动力学曲线

将麻醉后的动物放置在成像室并拍摄第一张图像后,每5-10 min连续拍照,持续40 min,获得模型动物的D-萤光素钾盐吸收动力学曲线。


PART/4


生物发光成像效果影响因素


1.报告基因转录

每个细胞都应该包含相同拷贝数的报告基因。

2.启动子的活性

启动子的活性高,则荧光素酶的表达高,启动子的活性低,则荧光素酶的表达低。荧光素酶表达量和发光强度成正比。根据此原理,用特定的启动子驱动荧光素酶,来观察该启动子在活体动物体内的特定条件下的表达情况,并检测影响该启动子表达的因素。

3.荧光素底物注射方式

荧光素底物注射的方式及其准确性影响生物分布,从而影响其局部组织浓度。

4.成像时间

荧光素底物在体内一般10 min后强度达到稳定的最高点,在最高点持续约20-30 min后开始衰减,约3 h发光全部消失,建议根据动力学曲线确定具体时间。

5.小鼠的毛发

小鼠毛发对光具有吸收及散射作用,建议对实验小鼠剃毛。


PART/5


逐典高品质D-荧光素钾盐



逐典D-萤光素钾盐,其优点在于纯度高(HPLC>=99%),经验证的优异的生物发光性能,以及高溶解度。游离形式的荧光素溶解度较差,而钾盐形式能做到较好的水溶性,逐典开发的高纯度D-荧光素钾盐溶解度可达40mg/ml以上


产品卖点:

01

高纯度(HPLC验证纯度≥99%)




02

高溶解度,溶解度可达40 mg/ml


03

优异的生物发光性能



底物过量条件下,荧光素酶浓度与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与竞品P品牌产品相比,性能相当


PART/6


客户反馈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858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