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推荐:气相|液相|光谱|质谱|电化学|元素分析|水分测定仪|样品前处理|试验机|培养箱


化工仪器网>技术中心>选购指南>正文

欢迎联系我

有什么可以帮您? 在线咨询

平板载荷测定仪附注

来源:上海魅宇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2024年04月13日 09:58  

K-30平板载荷测定仪07.jpg

平板载荷测定仪附注:
1、在油泵加压前要检查系统内是否有空气,如有请从千斤顶放气孔放气,等管内无气泡冒出(为油)为止。
2,如环境温度在此期0℃以下用10号航空液压油(SY1131—76),不允许采用其他牌号油液混合。
换油时,必须将油泵油路中的存油换净,且用160目滤网过滤加入。
3、当载荷强度超过估计现场实际大接触压力,或者到底地基屈服点时,试验即停止。


平板载荷测定仪操作使用:
1、为稳定载荷板,先加一定的载荷(0.035Mpa)然后卸载,读取百分表的读数作为下沉量的起始读数,
2、为预估极限载荷的1/8—1/10作为载荷增量,分级加荷,当不宜预估其极限压力时,可按每级0.03MPa(承载板荷载强度)为增量,量终止后,读出并记录载荷强度和下沉量的读数。
注:(a)当一分钟的下沉量不大于该级载荷强度下产生的总下沉量的1%时,即可认为下沉已停止。
(b)从压力表上读得的载荷值为千斤顶油缸内的油压。
3、当载荷强度超过估计现场实际大接触压力,或者到底地基屈服点时,试验即停止。


平板载荷测定仪准备工作:
1、将载荷板放置在已平整的(再铺一层薄薄的细纱)试验点上。
2、将配合试验的载重车开至试验点一定距离的地方,此距离应小于1米,并使载重车后部大梁位于载荷板正上方。
3、将千斤顶放置在载荷板上。
4、安装测桥,使之处于大致以试验点对称的位置。
5、转动千斤顶的升降丝杠,使之与载重车后部大梁接触,高度不够时,试验加长杆。
6、将百分表安装在百分表支架上,并使百分表测杆垂直落至载荷测点上。


平板载荷测定仪概述:
适用于粗、细粒土和土填压实后的路基、基层等的地基系数的测试,也可用于计算均匀地基土的变形模量。测试地基土的应力与变形特性,确定铁路、公路路基、基层等的地基系数。


平板载荷测定仪技术参数:
1、荷载板直径:300mm
2、千斤顶加载能力范围:0-10T
3、千斤顶行程:160mm
4、测桥跨度:3000mm
5、手动油泵额定压力:60MPa
6、压力测试范围:0-25MPa
7、位移测试范围:0-10mm
8、使用15号机械油,适用环境温度为5℃- 45℃


基本构造:
平板载荷仪由加载系统,测桥等组成
1、加载系统:
由载荷板、千斤顶、手动油泵、高压油管等组成。载荷直径为300mm,厚度为25mm上刻有放置千斤顶的定位线,千斤顶的大推力为10t,行程160mm,升降杆起升高度100mm,手动油泵的额定压力为60Mpa。
2、测桥:由支坐,横梁和百分表支架等组成,横梁可沿支座立柱升降,以调整高度。


安装:
1、将横梁用支座立柱固定好,以距地面250mm为宜,两个支座要放平,立柱要在同一直线上,横梁在两个支座上的高度要相同。
2、接好油泵,压力表高压油管,千斤顶。
3、再将两根外横梁分别插入内横梁,到位后拧紧旋钮。
4、把整个测桥横梁高度在支座立柱上,以距地面300mm为宜。
5、接好压力表和高压油管


计算:
根据:P=F/S即F=P.S  得:Ph.Sh=Py.Sy
Ph---载荷板载荷强度(MPa)
Sh---载荷板面积(K30载荷板的面积为:3.14×300×300÷4平方毫米)
Py---千斤顶油缸内的油压(从压力表读得,单位:Mpa)
Sy---油缸面积:3.14×40×40÷4(平方毫米)
(D=40毫米)   Ph=(Sy/Sh)•Py
由于平板载荷仪本身有一定的重量,系统内部有一定阻力,测试时应加以校正,其计算公式如下:
Ph=(Sy/Sh)•Py+Pc-Pf(Mpa)
每次加载2Mpa
Pc—千斤顶及30板自重对载荷板的压强
Pf—油路及活塞阻力对载荷板的压强
根据各载荷强度(Ph)值和相应的下沉量(三个百分表平均值)绘制载荷强度----下沉量曲线。根据此曲线找出某一下沉量时的载荷强度,再由下式计算地基系数K。
K=载荷强度(Mpa)/下沉量(cm)
注:(a)当一分钟的下沉量不大于该级载荷强度下产生的总下沉量的1%时,即可认为下沉已停止。
(b)从压力表上读得的载荷值为千斤顶油缸内的油压。


注意事项及维修保养:
1、压力表应保持清洁,百分表不要随意扯拉或冲击,测杆部分不能粘上灰尘和油污,百分表,压力表不用时,要盖上塑料护盖,置于室内干燥处,以利防裂。防潮
2、油泵的液压油应定期补充,用10号机油,加油孔的位置在缸体的尾部,储油量为1升。
3、测试前,应将各紧固手轮拧紧,不得松动。
4、测试时,百分表的测杆应垂直于载荷板平面,直径要相同。
5、用作反力的载重车车轮离千斤顶中心距离应大于1米。



灌砂筒标准器具:
●饭盒(存放挖出的试样)若干。
●量砂 粒径0.25~0.5㎜清洁干燥的均匀砂,约20~40㎏。应先烘干,并放置足够时间,使其与空气的湿度达到平衡。
●打洞及从洞中取料的合适工具,如凿子、铁锤、长把勺、长把小簸箕、毛刷等。
●金属标定罐:内径100㎜,高150㎜和200㎜的金属罐各一个,上端周围有一罐缘。 注:如由于某种原因,试坑不是150㎜或200㎜时,标定罐的深度应该与拟挖试坑深度相同。
●基板:一个边长350㎜,深40㎜的金属方盘,盘中心有一直径100㎜的圆孔。
●玻璃板:长约500㎜的方形板。


设备:
●灌砂筒;金属圆筒(用铁皮制作)的内径为150mm,总高360mm,主要分两部分,上部为储砂筒,筒深270mm(容积约4600立方厘米)筒底中心有一直径15mm的圆孔。
●金属标定罐;一个内径150mm高150mm的金属罐用铁皮制作。
●一个直径200mm总高520mm容积为1100立方厘米。


简介:
该仪器适用于测定路基、路面(砂石)的密度和压实度本试验法适用于在工地测定砂土、砂砾土,砂砾料、级配砾石、水泥稳定土、石灰稳定土等的容重,上述各种集料的zui大粒径不得超过25mm。测定容重层的厚度不超过150mm。


仪器标定:
标定灌砂筒下部圆锥体内砂的重量,其步骤如下:
●在储砂筒内装满砂,筒内砂的高度与筒顶的距离不超 过15毫米,称取筒内砂的重量准确至1g(m1),每次标定及而后的试验都应该维持这个重量不变。
●将开关打开、让砂流出,并使流出砂的体积与工地所挖试洞的体积相等(或等于标定的容积),然后关上开关,并称量筒内砂的重量,准确至1g(m3)。将灌砂筒放在玻璃板上,将开关打开,让砂流出直到筒内砂不再下流时,将开关关上,并小心取走灌砂筒。
●收集并称量留在玻璃板上的砂,准确至1g,此砂就是填满灌砂筒下部圆锥体的砂。
●重复上述测量至少三次,zui后取其平均值,准确至1g(m2)。
确定量砂的单位比重(g/厘米3)其步骤如下:
①用水确定灌的容重V(厘米3)。
②在储砂筒内装入重量为m1的砂,并将灌砂筒放在标定灌上,将开关打开、让砂流出(在整个流砂过程中不要碰动灌砂筒)直到储砂筒内的砂不再下流时,将开关关闭取下灌砂筒称取筒内剩余砂的重量,准确至1g。重复上述测量,至少三次,然后取平均值准确至1g(m2)。
由下式计算填满标定灌所需砂的重量m
m=m1-m2-m3
m2—灌砂筒下部圆锥体内砂的平均重量g
m3—灌砂入标定灌后,筒内剩余砂的重量g
用下式计算砂的单位比重γ2(g/厘米3)
γ2=m2/V
式中V标定灌体积(厘米3)
用下式计算试验地点土和稳定土的湿容重γw(g/厘米3)
γw=mw×γ2/mb
mw—试洞中取出的砂、全部土和稳定土重
mb—填满试洞所需砂的重量g
γ2—量砂单位比重g/厘米3
用下式计算土或稳定土容重γd(g/cm3)
γd=γw/(1+W%)
           式中W—土或稳定土的含水量%
在水泥稳定土或石灰稳定土的场合或用下式计算
    其干容重γd(g/cm3)
 γd=mq×γmb
式中mq—从式洞中取出稳定土的干容重(g)


标定:
确定砂筒内下圆柱体内砂的重量,其步骤如下:
●在储砂筒内装满砂,筒内砂的高度与筒顶的距离不超过15mm,称取筒内砂的重量,难确至1g(m),每次标定及以后试验都应该维持这个重量不变。
●将开关打开,让砂流出,并使流出的砂体积与工地所挖试洞钵积相等, (或等于标定罐的容积),然后关上开关,并称量筒内不再流下时,将开关关上,并小心的取走灌砂筒。
●收集并称重留在玻璃板上的砂,准确至lg,此砂就是填满灌砂下部圆锥体的砂。
●重复上述测量至少三次,zui后取平均位,准确至1g(m)。确定量砂的单位比重: (g/立方厘米)其步骤如下:
A、用水确定标定罐容积V(立方厘米)。
B、在储砂筒内装入重量为M1的砂,并将灌砂筒放在标定罐上,将开关打开,让砂流出(整个沉砂过程中不要碰动灌砂筒)直到储砂筒内的砂不再下流时,将开关关上取下罐砂筒,称取筒内剩余砂的重量,准确至1g,重复上述测量至少三次,然后取平均值,推确至g(m)。由下式计算填满标定罐所需的重量m.(请看仪器中附带的说明)。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858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