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氯化硫的理化性质与用途及制备方法!
一、理化性质
二氯化硫是一种化学式SCl2,分子量102.971无机化合物,常温常压下表现为红棕色液体,可溶于己烷、苯。二氯化硫的密度比水大,为1.355 g/cm³,熔点和沸点分别为-78℃和60℃(分解),其蒸汽压是22.66kPa(20℃),临界压力经实验测定为6.68MPa。
关于二氯化硫的化学性质,在空气中发烟,有刺激性的氯臭气。溶于水剧烈反应,同时会生成H2S2O3、H2SnO6和H2SO4等溶于浓盐酸继而生成稳定的络合酸H4SCl6,整个过程会放出大量的热,H4SCl6溶于水会发生电离并再次放出大量的热。同样的,二氯化硫与乙醇和起反应分解会沉淀出硫。
二、用途
二氯化硫是制备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丁硫和丙硫的中间体。例如相关文献报道的丁硫的制备方法:(1)将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先加入缚酸剂I三乙胺,搅拌混合均匀后再滴加二氯化硫,滴加完毕后进行保温反应,制得硫化物溶液;(2)在所得硫化物溶液中,加入二正丁胺,4-二甲氨基吡啶和缚酸剂II三乙胺,待加入完毕后,进行保温反应,得到丁硫反应液;(3)洗涤丁硫反应液至反应液呈中性,分出有机相,减压脱溶得到丁硫,含量≥96%,收率≥98%,丁硫中有害杂质≤0.1%。该生产方法操作简便,原料易得且成本低廉,制得的丁硫主要有害杂质含量低,目标产物收率和纯度高。
二氯化硫还是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譬如以二氯化硫和硫代硫酸钠,二氯化二硫为主料,采用固液反应新工艺可以合成高纯度连五硫酸钾和连六硫酸钾。2,2'-硫代双(4-叔辛基苯酚)正丁胺镍(UV-1084)是一种高效光稳定剂。以对叔辛基苯酚,二氯化硫,正丁胺和乙酸镍为原料,经缩合,络合两步反应可以合成2,2'-硫代双(4-叔辛基苯酚)正丁胺镍。实验得到的反应条件: 缩合反应中,以石油醚(60℃~90℃)为溶剂,对叔辛基苯酚20.6g(0.1mol),溶剂用量80mL,对叔辛基苯酚与二氯化硫的摩尔比为2:1.1,反应温度5℃~8℃,二氯化硫的滴加时间为80min,反应时间2h。在此条件下,以对叔辛基苯酚计2,2'-硫代双对叔辛基苯酚的收率为85.5%。
除以上用途,二氯化硫还可以用作有机合成的氯化剂,制造酸酐或有机酸的氯化物、高压润滑油;也可用作切削油的添加剂、油脂工业处理植物油类(如玉米油、棉籽油、大豆油)的加工处理剂,还用作消毒剂、杀菌剂等。
三、制备方法
为解决现有的活性二氯化硫生产制备完成后会产生极大的污染性气体,臭味十分浓烈,不能很好的得到处理,影响后期使用,且二氯化硫的生产制备性能还不够完善的问题。将现有的制备方法进行改进,制备生产便有了多种选择。
方法一
步骤1:一氯化硫初反应加热,将一氯化硫加入夹层反应器中,通入蒸汽进行加热;
步骤2:加入氯气,此时夹层反应器内部温度设置为100-110℃,氯气加入反应6h,通氯气量设置为75L/h,氯气反应后,即可停止通氯气;
步骤3:加入稳定剂混合;
步骤4:预热蒸馏除去氯气;
步骤5:除臭处理。
方法二
以工业硫磺和液氯为主要原料,一步法直接制备二氯化硫。合成反应的工艺条件为:起始反应温度100~110℃,氯气通入时间(即反应时间)6h,通氯气量75L/h,精制蒸馏温度60~65℃,稳定剂用量0.1%~0.3%。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备的二氯化硫收率可达80%以上。
方法三
以负载三氯化铁粒状活性炭FeCl3/C为催化剂,以二氯化二硫和氯气为反应原料和载气,汽化后的氯气和二氯化二硫的混合气体进入固定床催化管式反应器,连续气相催化法也可制备二氯化硫,反应生成的二氯化硫经冷凝器冷却收集,过量氯气循环使用。该方法所得二氯化硫产品中无催化剂残留,无需蒸馏,所得产品二氯化硫含量大于90%。过量氯气循环使用,操作简单,连续稳定,转化率高,且无废气,废液排放,减少了环境污染。
标准物质资源平台,本站罗列了国家标准物质及本公司自行研制的标准品,对照品及化学试剂,方便了客户对标准物质及化学试剂的查询!所接所有订单全部由上门自取改为快递统一发货,既快捷了外地客户对产品的使用,又规范了公司内部的库房结构!让一站式标准物质的购买更加精准,高效!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