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二号卫星于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作为中国探月工程的二期先导星,嫦娥二号与她的“姐姐”嫦娥一号相比,共有六个方面的改进和不同。
关键技术不同:嫦娥二号将开展6大技术验证:一是配合运载火箭验证地月转移轨道直接发射技术;二是搭载轻小型化X频段深空应答机,配合我国新建的X频段地面测控站,试验X频段测控技术;三是验证距月面100公里近月制动的月球轨道捕获技术;四是验证100公里×15公里轨道机动与飞行技术;五是试验遥测信道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编码技术,月地高速数据传输技术及降落相机技术;六是对备选着陆区进行高分辨率成像试验。
频段不同:嫦娥二号使用高灵敏度X波段深空应答机技术。
轨道设计不同:嫦娥二号轨道设计有四点变化:一是嫦娥二号由运载火箭直接送入地月转移轨道;二是近月制动点轨道高度由嫦娥一号的200公里变为嫦娥二号的100公里;三是环月轨道由嫦娥一号的200公里变为嫦娥二号的100公里;四是嫦娥二号将把轨道高度降低至100公里×15公里,对目标区域进行成像。
轨道高度不同:轨道变化将给嫦娥二号带来一系列影响。
携带相机不同:嫦娥二号上面安装了四个微小相机。制导导航与控制不同:嫦娥二号GNC(制导导航与控制)系统有三大创新--一是通过紫外敏感器的软、硬件修改,实现了近月与环月的辅助导航;二是通过GNC软件升级,实现了更加灵活的轨道控制;三是实现了载荷与敏感器互用,紫外敏感器增加了拍图与传图功能,能够拍摄月球的130米分辨率的紫外图像,并能覆盖月面80%以上的区域。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