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反应器的缺点:
微反应器的微结构最大的缺点是固体物料无法通过微通道,如果反应中有大量固体产生,微通道极易堵塞,导致生产无法连续进行。
目前这一问题主要是通过改进反应器的设计来解决。例如拜耳-埃尔费尔德微技术公司开发的阀式混合器(反应器)可以用于快速沉淀反应,基于这一技术,拜耳公司成功开发了商业化生产工艺,用于生产高性能的微米材料和纳米材料。
应用领域:
微反应器的结构给它带来了一系列优质的性能,故它被应用到许多领域中。例如对于小规模的光化学过程,采用透明的微反应器可有利于薄流体层靠近辐射源。德国美因兹微技术研究所开发了一种平行盘片结构的电化学微反应器。使用这个装置,提高了由4一甲氧基甲苯合成对甲氧基苯甲醛反应的选择性。
由于微反应器高的传热效率,使反应床层几近恒温,有利于各种化学反应的进行。Wan等在微反应器中将苯胺氧化成氧化偶氮苯,DelSman等在微系统中研究了一氧化碳的选择氧化,同时微反应器也被应用到加氢反应、氨的氧化、甲醇氧化制甲醛、水煤气变换以及光催化等一系列反应。另外,微反应器还可用于某些有毒害物质的现场生产,进行强放热反应的本征动力学研究以及组合化学如催化剂、材料、药物等的高通量筛选。
工艺过程:
(1)预处理:
原料液经除油脱脂后进入高压釜加热升温到100°C左右进行预处理并除去原料中的悬浮固体杂质,然后进入高压罐内加压冷却到70~80°C左右备用。(压力一般为20MPa以上)压力罐内的温度可根据物料的不同而设定不同的温度范围。(例如:30~60°c。)
(2)加温
根据不同物料的要求加入适量的高温溶剂(如苯类溶剂),加热溶解后送入高压釜中进行加热升温。(温度一般在150~200°C之间)。
溶解过程中要不断搅拌以防焦化现象发生.同时要注意控制好溶液的温度以便于调节进料速度以达到最佳的溶解效果。(一般要求控制在50~80°c之间)。
(3)加压:
当物料达到一定浓度后由泵送系统送入高速旋转的叶轮中加速分散均匀后再通过管道输送至计量缸内计量并注入储料仓内贮存待用;(也可直接装入密封桶内储存待用)。
储运过程中应防止暴晒以免影响产品质量.若长时间存放需将贮料仓内的物料搅拌均匀后再放入储料仓内存放。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