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推荐:气相|液相|光谱|质谱|电化学|元素分析|水分测定仪|样品前处理|试验机|培养箱


化工仪器网>技术中心>仪器文献>正文

欢迎联系我

有什么可以帮您? 在线咨询

HC-XNC蓄电池内阻测试仪说明书

来源:河北超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2011年10月22日 10:45  

  

蓄电池内阻测试仪

        使

       

       

       

       

河北超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概述

蓄电池容量状态测试仪是我公司多年来对蓄电池测量技术的研究的基础,本产品根据蓄电池相关特性以内阻测试方法。参考了日本日置、英国MOKEL、美国爱博等相关蓄电池内阻仪和电导仪的产品。产品和国内外的蓄电池KX-HG蓄电池容量状态测试仪

 

HC-XNC结构图

 

测试仪是一种手持式测试仪,它可以对单节电池的性能进行测试,并可对成组使用的电池进行整体测试,评价整体特性,挑选出落后电池。本产品已在全国各地使用500台,得到了用户的大量证明,本产品性能稳定、可靠。

二、特点

便携式

用户界面友好

充电电池,待机时间大约为2-4小时

大屏幕点阵LCD显示

功能强大

性能稳定,适合不同电池

上位机管理方便

使用安全

三、技术参数

尺寸:长××  25.8×14.5×7.0cm

重量:1.3Kg

电源:105#充电电池(1.2V 1800mA

工作温度: -10℃~+50

存储温度:-10℃~+50

相对湿度:小于85%

电压范围: 0220V

数字万用表范围: 0~±220V (±1%)

四、电池内部阻抗

电池内部阻抗,也称为内阻,是一项影响电池性能的重要指标。内阻可以简化为各接线柱的串联电阻。每个电源都有一个当量内阻,该电阻影响电池提供电能的能力。对于内阻测试确定大致电池容量已经成为国内外的共识。影响电池内阻的因素有:电池尺寸、工作时间、结构、状况、温度和充电状态。通常,对一个充满电的良好电池,电池尺寸对电池内阻的影响zui大。以下为电池尺寸如何影响内阻的例子:

一个状态良好的1300CCA电池,在充满电时的内阻值在3 mΩ以下。

一个状态良好的500CCA电池,在充满电时的内阻值约为7 mΩ

当电池放电时,其内阻增大。当电池放电达到一定程度后,内阻的变化量才很明显。当电池放完电后,其电阻比*充电状态时大25倍。电池温度也影响内阻的测量,但只在冰点以下才比较明显。在32以下,温度对内阻的影响很大,在-20时的内阻是原来的两倍。这就是为何在冬季电池的能量要小很多。电池的使用时间也会影响其内阻。电池使用时间越长,内阻越大。内阻增加的多少与电池的使用和维护方法有关。电池的整体状况(例如机械装置失效)也会影响电池的内阻。某些失效模式会使电池内阻增加。

如上所述,内阻是用来评价电池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虽然它不能够单独使用。电池电压及提供电流的能力应与其内阻结合起来,以便更适当地对电池进行诊断。本项目是利用内阻、电压及提供电流的能力建立数学模型、确定电池容量的方法,将国内大量用户使用,已收到良好的测试效果。

五、操作说明

使用KX-HG进行测试时,应观察所有设备制造商的注意事项和警告。

测试前应仔细检查所有测试引线的连接。

确认加载/感应夹均连接在电池的接线柱上。

确认正极和负极夹均正确连接在电池的接线柱上。

如果极性接反,电压将显示负值。

电池夹必须与电池连接牢固。否则将出现错误诊断。对于接线柱在侧面的电池,将测试夹夹在圆形电缆的接线端,而不是方形电缆的接线端。为了确保连接牢固,必要时可拆下电池夹螺栓,并用一个侧面转接接头代替。安装前检查接线柱间隙是否足够。

测试前应目视检查以下项目:

电池盒是否破裂。

电池单元盖是否破裂

电池盒与电池单元盖的密封情况。

接头或接线柱是否被腐蚀。

电池压板是否过松或过紧而使电池内部破裂。

电池上部污垢或导电酸。

电缆或导线磨损、断裂或损坏。

接头被腐蚀或过松。

六、键盘说明

 

 

 

 

 

 

数字键及功能键列表

分类

符号

功能

数字键

0   1   2   3   4

5   6   7   8   9

1.快速选择选项

2.输入数字。

方向键

   

上下移动光标选择选项。

在某些页面可执行翻页功能。

    

改变数值或数位。

在某些页面可执行翻页功能。

特殊键

[确认]

1.确认当前选择

2.确认当前输入。

EXIT

1.无条件无提示返回上一级页面。

2.中断当前工作。

七、测试功能

7.1单节测量

测量单节电池的状态,包括电压、内阻、电池容量。测量数据顺序存储,可查询。

说明:进行任何测试前,先阅读“测试提示”和“目视检查”部分。

[电源] 开关打开测试仪。

说明:打开测试仪后,可根据需要打开/关闭LCD背光。

将电池夹连接到电池上,注意极性。

按确认键进入主菜单。

按数字键1选择[1.单节测量]

输入存储序号,如不输入,序号较前一次自动增加。按[确认]键。

[←] [→]键选择电池类型后,按[确认]键进行测试。

说明:如果连接错误,电压将显示负值。

出现紧急情况时,立即拆除电池引线停止测试;非紧急情况下可按[电源]开关关闭主机。

测试仪显示测试结果。

[确认]键,测试仪保存测量数据,并开始下一个测量。或者按[返回]键,不保存测试结果。

7.2成组测试

测量一组电池的状态,包括电压、内阻、电池容量。对测量的各电池状态进行比较,挑选出问题电池。

[电源] 开关打开测试仪。

将电池夹连接到电池上,注意极性。

按数字键2选择[2.成组测量]

按数字键1选择[1.成组测量]

说明:成组测量需要预先设置系统参数,否则将提示设置。同级菜单按数字键2设置参数。

按屏幕提示输入“站号”输入内容在系统主参数表设置的范围内,按[确认]键,游标将移至“组号”输入栏,系统自动寻找并显示该“站号”对应的*个未检测的“组号” ,如输入“站号”对应的所有“组号”均被检测过,“组号”将不显示任何内容,等待您输入相应值。

输入正确的“组号” ,按[确认]键,游标移动到“电池”输入栏,同时自动显示当前测试记录号“1” 。

在“电池”栏按[返回]键,游标将移动到“组号”栏,修改当前测试的“组号” 。

在“组号”栏按[返回]键,游标将移动到“站号”栏,修改当前测试的“站号” 。

在“站号”栏按[返回]键,系统将结束检测。

在“电池”栏按[确认]键,系统将进入数据测试窗口。

说明:出现紧急情况时,立即拆除电池引线停止测试;非紧急情况下可按[电源]开关关闭主机。

系统①显示测试数据,②显示电池状态(电池内阻与参数表设定标准值的比较结果)。

[确认]键,系统将暂存当前测试结果,同时“电池”数自动加一。

[返回]键,系统将结束当前检测过程,同时,该组测试结果将放弃。

重复测试过程,直到本组数据全部测试完毕,系统保存本组数据的测试结果,同时显示本次检测结果的分析报告。

故障排除-电池通过了测试,但性能不能满足要求

电池通过了测试,但在使用时性能不能满足要求,检查以下原因:

充电系统损坏或电压调节器损坏。

电气系统故障,如接触不良。

电池电缆与电池接线柱连接不良。

电池压板过松或过紧。

电气系统用电需求超过充电系统容量。

7.2.1设置参数

[电源] 开关打开测试仪。

按数字键2选择[2.成组测量]

按数字键1选择[1.设置参数]

说明:共有两种设置方式,手动设置和微机设置。

手动设置是在仪表上输入各项参数,微机设置需要计算机管理软件配合,将在计算机里设置好的参数表传到仪表。

进入手工设置时,原来设置的所有参数将被清除,所以,如果进入而不设置,在成组测试时,将提示“请先设置系统参数表”。

按数字键1选择[1.手工设置]

输入密码:26880310,按[确认]键。

站名和组号总是自动顺序编号,无须修改。按[确认]键,将自动形成当前组号,并等待输入电池数。按[返回]键,系统将退出参数输入窗口。

完成一组输入后,数据自动存储,同时组号自动加一,按[确认]键将继续完成该组参数的输入。

按方向键“↑” ,只是“站号”自动增加 。可以输入下一站参数。

[返回]键,确认是否结束参数表的输入。

依照屏幕提示,按[确认]键,结束参数表的输入。

说明:在输入中,按方向键“→”和“←” ,将使游标在当前输入栏内移动,按方向键“↑”和“↓” , 将使游标在各输入栏内移动。

7.2.2微机设置参数

将计算机串口(COM1 / COM2)和仪表的RS 232通讯端口用通讯电缆连接。

[电源] 开关打开测试仪。

按数字键2选择[2.成组测量]

按数字键2选择[2.微机设置]

运行计算机上的管理软件《测试仪数据管理软件》。

使用参数下传功能,具体参见光盘中软件使用说明书。

7.2.3参数查询

[电源] 开关打开测试仪。

按数字键2选择[2.成组测量]

按数字键3选择[3.查询参数]

按↑↓键翻页查询,[确认]键向下查询,[返回]键结束查询过程。

7.3数据管理

对测试数据查询、删除,将数据传送至微机。

7.3.1数据查询

[电源] 开关打开测试仪。

说明:打开测试仪后,可根据需要打开/关闭LCD背光。

按数字键3选择[3.数据管理]

按数字键1选择[1.数据查询]

按数字键1选择[1.成组测试]。可以查看[1.成组测量数据]或者[2.单节测量数据]

按数字键1选择[1.成组测量数据],数据分为测量数据和分析报表。

按数字键1选择[1.测量数据],输入测量过的站号、组号,查阅该组数据。

说明:

如果没有选择任何范围,在“站号”栏直接按[确认]键,系统将分别显示所有已检测数据。

如果选择“站号” ,在“组号”栏按[确认[键,系统将分别显示所有已检测的、“站号”与输入内容相符的数据。

如果选择“站号”和“组号” ,在“电池”栏按[确认]键,系统将分别显示所有已检测的、“站号” 、“组号” 与输入内容相符的数据。

如果输入了全部选择范围,系统将显示与输入内容相符的*测试数据。

[返回]键,系统返回。

[确认]键或“↑”键向上翻页查询, “↓”键向下翻页查询,按[返回]键,终止查询。                                          

在第6步,按数字键2选择[2.分析报表],输入测量过的站号、组号,查阅该组数据的比较报表。

[确认]键或“↑”键向上翻页查询, “↓”键向下翻页查询,按[返回]键,终止查询。

查询单节测量数据,在第4步选择[2.单节测量数据]

输入查询的记录号,查询该条记录。

按↑↓键翻页查询,[确认]键向下查询,[返回]键结束查询过程。

7.3.2数据删除

[电源] 开关打开测试仪。

按数字键3选择[3.数据管理]

按数字键2选择[2.数据删除]

输入密码:26880310

按数字键1选择[1.成组测量数据]删除成组测量数据。

按数字键2选择[2.单节测量数据]删除单节测量数据。

7.3.3传送数据

将计算机串口(COM1 / COM2)和仪表的RS 232通讯端口用通讯电缆连接。

[电源] 开关打开测试仪。

说明:打开测试仪后,可根据需要打开/关闭LCD背光。

按数字键3选择[3.数据管理]

按数字键3选择[3.传送数据]

运行计算机上的管理软件《CR-HT测试仪数据管理软件》。使用其中的接收数据功能。

 

 
6.当系统提示错误时,请检查连线情况。

说明:

数据接收窗口被加载时,系统自动搜索当前可用的串口(COM1 / COM2),同时将当前可用的*个串口默认为当前电缆连接位置。

如果不知道当前电缆连接在哪个串口上,请首先使用默认设置,如无法接收数据,选择<通讯端口>中可用的另一个串口。

7.4系统管理

设置系统各项参数,校正仪表,提高仪表精度;更新仪表程序,提升仪表性能。

7.4.1仪表自校

[电源] 开关打开测试仪。

说明:使用此仪表前,执行一次设备自校,有助于提高测量数据的精度。

按数字键4选择[4.系统管理]

输入密码:26880310

按数字键1选择[1.仪表自校]

将两根测量电缆的夹具短接。

等待测试数据稳定(大约3分钟)。

按《确认》键存储自校参数,结束自校过程。

7.4.2计量校正

[电源] 开关打开测试仪。

说明:计量测量用于仪表的校准。测量前选择一个标准电源,

即选择一个电池,的测出它的电压值,作为标准

电压。

按数字键4选择[4.系统管理]

输入密码:26880310

按数字键2选择[2.计量校正]

输入标准电压。

输入正确后,将夹具短接,按确认按钮,进行自校。

自校需要大约3分钟,等屏幕上的数字稳定后,按确认按钮。用夹具连接标准电源(电池),测量电压。

电压读数稳定后,按确认键,完成计量自校过程。

7.4.3更新程序

将计算机串口(COM1 / COM2)和仪表的RS 232通讯端口用通讯电缆连接。

[电源] 开关打开测试仪。

按数字键4选择[4.系统管理]

输入密码:26880310

按数字键3选择[3.更新程序],仪表进入等待更新程序状态。

运行《测试仪数据管理软件》主菜单窗口,使用更新程序功能,下传程序,完成更新。

仪表在接收完新程序后,自动进入开机界面。

八、维护

8.1更换测试仪电池

测试仪使用105#碱性电池或充电电池(1.2V1800mA)。当电池电压过低时,测试仪会提示用户更换电池。按以下步骤更换电池:

拆开测试仪后面的电池盖。

更换105#碱性电池或充电电池(1.2V1800mA),注意电池的极性。

重新安装电池盖和螺钉。

8.2清洁测试仪

测试仪盒和LCD显示屏可用干净的湿布清洁。不要将清洁液直接喷在测试仪上。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858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