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推荐:气相|液相|光谱|质谱|电化学|元素分析|水分测定仪|样品前处理|试验机|培养箱


化工仪器网>技术中心>技术参数>正文

欢迎联系我

有什么可以帮您? 在线咨询

智能集菌仪的使用说明和注意事项

来源:杭州川一实验仪器有限公司   2023年07月17日 17:44  

1.2 智能集菌仪使用前的准备工作
1.2.1 将仪器置于平稳的操作台面,其工作环境应避免震动和化学物质的侵蚀。
1.2.2 将悬杆、排液槽安装的部位。
1.2.3 插上电源,打开仪器电源开关,操作面板显示设定的转速旋转ADJ调整旋钮到预定的转速(一般为60~120转/分)
1.2.1 启动机器按START/STOP 按下时泵开始工作,机器上放的红色指示灯亮,再按抬起时泵停止工作。 1.3 智能集菌仪无菌检测操作过程
1.3.1 取出一次性培养器先检查包装是否无损,在无菌室内打开无菌包装。
1.3.2 将一次性培养器逐个插放在不锈钢排液槽上。
1.3.3 将一次性培养器的弹性软管装入集菌仪的蠕动泵头,要求定位准确,软管走势顺畅。
1.3.1 用中间的针孔插到样品瓶里,然后用尾端针孔插到稀释液里,开机,将稀释液倒置,把液体打入样品瓶中,样品瓶中液体加满后,放下稀释液,再倒置样品瓶,使样品通过培养器进行集菌。
1.3.5 完成集菌后,开启已灭菌好的培养基瓶,将前端针头插入培养基中,稀释液瓶中针孔不要拔出。 1.3.6 摘下一次性培养器顶部空气滤器开口的胶塞,套在一次性培养器的底口上,用软管夹子依次开闭软管,开启集菌仪,将培养基泵入培养器内。(先取两个夹子夹住弹性软管定位处的两根管制,先加入改良马丁培养基;再取另外一个夹子夹住另外一根管子,并拔去先前的两个夹子,加入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
1.3.7 用夹子夹闭与一次性培养器连接部的软管,留出5-6cm软管,剪除其余部分,并将开口端插在空气滤器的开口上。
1.3.8 分别按照规定时间培养。
1.3.9 观察培养情况,若需取样分离培养,可将软管消毒,用无菌注射器插入软管抽取所需
;量做进一步检查 。
1.1 智能集菌仪微生物限度检测操作过程
1.1.1 取滤膜(直径50mm)N张,浸泡在纯化水里约5分钟。 1.1.2 用镊子取出滤膜,平帖在不锈钢网面片放入不锈钢底座里,放入垫片和0型圈,将螺盖和杯体盖紧组装成一套完整的全封闭过滤培养器。
1.1.3 灭菌,用牛皮纸将组装好的培养器包好,放入高压湿热灭菌锅里,121℃,0.1MPa进行灭菌。
1.1.1 取灭菌好的培养器至微生物限度检定室,进行集菌过滤。
1.1.5 打开配制好的固体培养基,将集菌好的滤膜平帖在培养基上(滤膜上不可以有气泡产生)。 1.1.6 按照规定进行培养。
1.5 智能集菌仪注意事项
1.5.1 在集菌仪泵头合上之前(需扣紧蠕动泵东快),严禁启动开关,否则将可能倒置手部受伤。 1.5.2 若无菌室采用化学消毒剂消毒时,应将仪器移至封闭罩内,或搬出无菌室,以免损坏电子不见和仪器表面。
1.5.3 应保持取样针上的过滤膜干燥,气流畅通,正常进液。方法是在取样针插入瓶装流体样品时,应先开机,然后倒置容器瓶。
1.5.1 若敬业管内出现过多气泡,应将泵速降低,并检查进气滤膜是否被浸泡,若不能进液,则检查进液针是否畅通。
智能集菌仪的使用说明和注意事项

2.png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858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