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电压降
电压降又称为电压差或电位差,符号为ΔU,单位伏特(V),是描述电场力移动电荷做功大小的电气物理量。任意两点的电位差即是两点间的电压降。 U1为起点电压,U2为终点电压,则该段线路的电压降为ΔU=U1-U2。 拓展:在高压输电系统中,为了降低线路损耗,发电量机组输出电压U1一般比电网标称电压Un高出5%~10%,以平衡线路损耗,使末端电压仍接近电网标称电压。
电压降是怎么产生的
当电流通过用电设备后(电阻),其设备两端产生的压差称其为电压降。电流通过导体(或用电器)的时候,会受到一定的阻力,但在电压的作用下,电流能够克服这种阻力顺利通过导体(或用电器)。 但遗憾的是,流过串联电阻(或用电器)后,电压再也没有以前那么高了,它下降了。而且电阻越大,电压差变化的就越大。所以电流流过电阻(或用电器)上的电流,其产生电压大小的差别,就叫“电压降”。 可见,“电压降”就是电流通过线路时损耗了电力,产生的电压降落,称为“电压降”。
电压降对光伏系统的影响
光伏系统安装之后,用户最关心就是发电量,因为它直接关系到用户的投资回报。影响发电量的因素很多,比如组件、逆变器、电缆的质量、安装朝向方位角、倾斜角度、阴影遮挡、组件和逆变器配比系统方案、并网电压等等各种因素都有可能。光伏电站设计使用年限25年,可见电缆选型对光伏系统的发电量影响尤为重要。 设计人员在电缆设计选型时,往往只考虑电缆的载流量是否满足计算电流要求,而忽略了线路功率损耗对整个光伏系统发电量的影响。 一般来说,较为专业的业主会要求光伏交直流系统的线路损耗要控制在5%以内,苛刻的要求达到2%以内,以达到发电量收益大化。为此设计上要选用电阻率较小的导线,电缆截面要有足够的线径。在高压系统中往往也同时考虑导体经济电流密度。
光伏系统的组成
一般来说光伏系统由直流系统和交流系统组成。例如某个20kW小型并网光伏系统,DC侧由40块550Wp单晶硅光伏组件及直流电缆组成,AC侧由1台20kW组串式逆变器和1台并网配电箱及交流电缆组成。 光伏组件以20块2串方式接入逆变器,容配比为1:1.2。 组串至逆变器采用PV1-F-1*4mm2电缆电气连接,逆变器至并网配电箱采用ZC-YJV-4*10mm2电缆电气连接。
如何计算光伏电缆电压降
一般来说,计算线路的压降并不复杂,可按以下步骤: 1.计算线路电流I I=P/1.732*U*cosθ 其中:P-功率(kW);U-电压(kV);cosθ-功率因素,光伏输出电能质量较高,功率因素可以忽略不计,即cosθ=1。 2.计算线路电阻R R=ρ*L/S 其中:ρ-导体电阻率(铜芯电缆ρ=0.01740,铝导体ρ=0.0283);L-线路长度(m);S-电缆的标称截面(mm²) 3.计算线路压降(简单实用) 线路压降计算公式:ΔU=I*R,I-线路电流;L-线路长度 为便于计算,电缆长度取整数。
光伏系统线路损耗计算
在计算出电压降时,我们就可以知道怎么计算该系统的电能损耗了。 光伏系统线损按下列公式计算: P损Max=(P直损+P逆交损)/P装机容量 * 100% 其中: P损Max—单台逆变器最大线损,kW; P逆直损—逆变器直流侧所有回路线损总和,kW; P逆交损—逆变器交流侧至交流并网配电箱之间线损,kW; P装机容量 —逆变器直流侧所接光伏组件容量,kW; 下面是计算过程: 

相关产品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