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兰德移液器优化的设计,合理的控制机构布局与可调节的指托使得空气活塞式多道电子移液器能像手套一样帖服手掌。
操作常见的错误地方:
第一,吸液角度。很多使用者为了在吸液过程中便于观察样品在吸头中的状况,会让移液器在吸液过程中保持45o倾角甚至更接近水平的角度。但这又错了。其一,在移取接近或达到吸头的**容积的样品时,移液器大角度倾斜很容易让液体溜到移液器的套柄里面,从而污染甚至腐蚀移液器的活塞,同时也容易造成样品的交叉污染;其二,移液器的大角度倾斜同时也会让吸头外壁与液体的接触面增大,这样吸头离开液面时外壁残留的液体也更多,很容易在排液时随吸头内的液体一起离开吸头,从而降低移液的精度,而这些残留的液体对于微小量程(如2ul和10ul)的移液器而言,其对精度的破坏很可能是致命的!
第二,吸液速度。在实验室里经常可以看到,使用者为了“提率”,在吸液时拇指迅速松开,这就使液体迅速冲到吸头里面。殊不知,这样就迫使液体在进入吸头后形成湍流的状态,从而对中小量程的移液器而言会产生肉眼不可见的汽雾进入移液器的内部,对大量程的移液器而言则会看到液体直接冲到移液器的内部。终的结果就是污染甚至腐蚀移液器的活塞,容易造成样品的交叉污染,对精度也有影响。
第三,存放。相当多的用户在移液器使用完毕后会直接把移液器平放在实验台上,爱好整洁的则可能把移液器放在抽屉里。这样其实也不好!在移液操作过程中,难免会有液体进入移液器的内部,在平放的状态下,这些液体就会一直滞留在活塞等部件上,日积月累之后污染活塞甚至腐蚀活塞。
相关产品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