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推荐:气相|液相|光谱|质谱|电化学|元素分析|水分测定仪|样品前处理|试验机|培养箱


化工仪器网>技术中心>其他文章>正文

欢迎联系我

有什么可以帮您? 在线咨询

介绍二氧化碳检测仪的应用场景

来源:深圳市逸云天电子有限公司   2022年10月13日 17:33  

  高浓度二氧化碳本身具有刺激和麻醉作用且能使肌体发生缺氧窒息。

  研究表明,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低于2%时,对人没有明显的危害,超过这个浓度则可引起人体呼吸器官损坏,即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并不是有毒物质,但当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超过一定限度时则会使肌体产生中毒现象,高浓度的二氧化碳则会让人窒息。动物实验证明:在含氧量正常(20%)的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越高,动物的死亡率也越高。同时,纯二氧化碳引起动物死亡较低氧所致的死亡更为迅速。此外,有人认为:在低氧的情况下,8%~10%浓度的二氧化碳即可在短时间内引起人、畜死亡。所以,实时监测二氧化碳的浓度,对人体和动物安全来说十分重要。

  


  二氧化碳检测仪常用的三种场景:

  1、温室养殖监测

  蔬菜需二氧化碳浓度一般1000~1500ppm。因此,塑料大棚内二氧化碳亏缺情况,成为影响塑料大棚蔬菜产量的重要因素。在塑料大棚中安装二氧化碳气体传感器可以保证在二氧化碳浓度不足的情况下及时报警,从而使用气肥,保证蔬菜、食用菌、鲜花、中药等高质高产。

  一些大型养殖场,如牛、猪、鸡厂等是在一些封闭或半封闭的环境里。数量众多的牲畜会呼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如果不及时采取通风措施,高浓度的二氧化碳会导致动物缺氧、抑郁、疲劳、厌食、生长缓慢等问题。同时,空气流动的缺乏很容易导致家畜免疫力下降和疾病暴发。

  在温室养殖场中安装二氧化碳气体检测仪,对二氧化碳浓度进行监测,当养殖场二氧化碳浓度达到一定量时,可以启动排气系统来替代新鲜空气,为生长提供良好的养殖环境。

  2、工业废气控制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人类活动(例如燃烧化石燃料和森林砍伐)加剧了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也有一些工业企业在燃烧和生产过程中使用烟囱或废气,大量的CO2气体从管道的开口处排出。这些使全球变暖成为当今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碳排放量增加带来的温室效应正在悄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环境,如病虫害增加、海平面上升、气候异常、荒漠化面积增加等。国家近年来也在严格控制包含温室气体在内的有害气体的排放。

  因此,有必要在排放工业废气时监测烟气浓度,可以在烟囱中安装检测二氧化碳浓度的二氧化碳气体传感器检测仪,严格控制废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含量。

  3、室内空气检测

  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居住环境,对室内空气质量的检测也成为热门话题。如果室内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或者有煤气、煤炉燃烧,再加上人体呼吸,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升高,氧气含量随之降低,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中毒症状。

  室内气态污染物对人体有致癌、致畸等危害,空气中的微生物还容易引起各种过敏性疾病。所以很多室内场所会安装空气净化器或者新风系统来保证空气流通,提高舒适程度。

  使用二氧化碳等能够检测空气中有害气体的检测仪,能够实时了解室内空气质量,为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提供保障。

  二氧化碳气体检测仪的使用在我们日常生活环境中随处可见,如幼儿园、学校、办公楼、商场、超市、车站、医院和其他公共场所。通过二氧化碳检测仪监测二氧化碳浓度可以改善空气质量,从而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等。

  固定式二氧化碳浓度探测器,拥有高低报浓度报警功能,还可连接物联网,通过手机、电脑控制探测器,或者直接把排风扇、电磁阀连在主机箱上,一旦二氧化碳浓度超限即会自动启动处理。

  深圳市逸云天电子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初,是集设计、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国家技术企业。可提供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检测报警仪、气体分析仪、气体在线监测预处理系统、TVOC在线监测系统、差分紫外光谱气体分析仪、环保安监气体监测云平台等产品。逸云天已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0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CCEP中国环保产品认证;并取得相应产品防爆合格证、CPA型式批准证书、CMC计量许可证、外观证书、软件着作权登记证书等。本公司产品已经在石油、化工、燃气输配、仓储、市政燃气、消防、环保、冶金、生化医药、能源电力等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858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