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推荐:气相|液相|光谱|质谱|电化学|元素分析|水分测定仪|样品前处理|试验机|培养箱


化工仪器网>技术中心>其他文章>正文

欢迎联系我

有什么可以帮您? 在线咨询

信号发生器的发展过程及现状

来源:东莞市塘厦科翔电子仪器经营部   2022年08月05日 13:51  
  一、信号发生器的发展
  单片微型计算机简称信号发生器,是指集成在一块芯片上的计算机,信号发生器的产生与发展和微处理器的产生与发展大体同步,自1971年美国Intel公司首先推出4位微处理器以来,它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大致可分为5个阶段:
  第1阶段(1971~1976):信号发生器发展的初级阶段。发展了各种4位信号发生器,
  第2阶段(1976~1980):初级8位机阶段。以1976年Intel公司推出的MCS—48系列为代表,采用将8位CPU、8位并行I/O接口、8位定时/计数器、RAM和ROM等集成于一块半导体芯片上的单片结构,功能上可满足一般工业控制和智能化仪器、仪表等的需要。
  第3阶段(1980~1983):高性能信号发生器阶段。这一阶段推出的高性能8位信号发生器普遍带有串行口,有多级中断处理系统,多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片内RAM、ROM的容量加大,且寻址范围可达64KB。
  第4阶段(1983~80年代末):16位信号发生器阶段。1983年Intel司又推出了高性能的16位信号发生器MCS—96系列,网络通信能力有显著提高。
  第5阶段(90年代):信号发生器在集成度、功能、速度、可靠性、应用领域等向更高水平发展。
  二、信号发生器的现状
  目前,信号发生器正朝着高性能和多品种方向发展,尤其是八位信号发生器已成为当前信号发生器中的主流。信号发生器的发展具体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1、CPU功能增强
  CPU功能增强主要表现在运算速度和精度的提高方面。为了提高运算速度和精度,信号发生器通常采用布尔处理机和把CPU的字长增加到16位或32位。例如MCS—96/98和HPCI6040等信号发生器。
  2、内部资源增多
  目前,信号发生器内部的ROM容量已达32KB,RAM数量已达1KB,并具有掉电保护功能,常用I/O电路有串行和并行I/O接口,A/D和D/A转换器,定时器/计数器,定时输出和信号捕捉输入,系统故障监测和DMA
  通道电路等。
  3、引脚的多功能化
  随着芯片内部功能的增强和资源的丰富,信号发生器所需的引脚数也会相应增加,这是不可避免的。例如:一个能寻址1MB存储空间的信号发生器需要20条地址线和8条数据线。太多的引脚不仅会增加制造时的困难,而且也会使芯片的集成度大为减小。为了减少引脚数量,提高应用灵活性,信号发生器中普遍采用一脚多用的设计方案。
  4、低电压和低功耗
  在许多应用场合,信号发生器不仅要有很小的体积,而且还需要较低的工作电压和极小的功耗。因此,信号发生器普遍采用CHMOS工艺,并增加空闲和掉电两种工作方式。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858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