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推荐:气相|液相|光谱|质谱|电化学|元素分析|水分测定仪|样品前处理|试验机|培养箱


化工仪器网>技术中心>行业标准>正文

欢迎联系我

有什么可以帮您? 在线咨询

常规培养法检测大肠埃希氏菌O157:H7/NM

来源:上海必艾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22年07月13日 14:14  

常规培养法检测大肠埃希氏菌O157:H7/NM 

 

大肠杆菌O157:H7是肠出血性大肠杆菌中的代表种类,多次爆发,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该菌在食品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缔一生物为您介绍常规培养法检测大肠埃希氏菌O157:H7/NM操作步骤如下:

1增菌

以无菌操作取检样25g(或25mL)加入到含有225mL mEC+新生霉素肉汤的均质袋中,在拍击式均质器上连续均质1min~2min;或放入盛有225mL mEC+新生霉素肉汤的均质杯中,8000r/min~10000r/min均质1min~2min。36℃±1℃培养18h~24h。

2分离

取增菌后的mEC+新生霉素肉汤,划线接种于CT-SMAC平板和大肠埃希氏菌O157显色琼脂平板上,36℃±1℃培养18h~24h,观察菌落形态。在CT-SMAC平板上,典型菌落为圆形、光滑、较小的无色菌落,中心呈现较暗的灰褐色;在大肠埃希氏菌O157显色琼脂平板上的菌落特征按产品说明书进行判定。

缔一生物为您推荐一款CT-SMAC平板,国际上HiMedia公司生产的,大肠杆菌O157:H7显色培养基(货号:M1340),又名为麦康凯山梨醇培养基,是用于从食物和动物饲料中选择性分离大肠杆菌O157:H7。培养基中含有山梨醇。大肠菌群如肺盐克雷伯菌发酵山梨醇,产生粉红色菌落,大肠杆菌O157:H7不发酵山梨醇,为无色菌落。普通大肠杆菌则被鉴别为蓝绿色,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被结晶紫和胆盐抑制。

本品还有化学限定培养基可选,有效避免患疯牛病的风险。符合国标GB4789.36—2016大肠埃希氏菌O157:H7/NM检验CT-SMAC平板试剂规定。HiMedia公司生产的培养基生产均通过了ISO9001、ISO13485、WHO-GMP认证和CE认证,产品质量有保障。

3初步生化试验

在CT-SMAC和大肠埃希氏菌O157显色琼脂平板上分别挑取5个~10个可疑菌落,分别接种TSI琼脂,同时接种MUG-LST肉汤,并用大肠埃希氏菌株(ATCC25922或等效标准菌株)做阳性对照和大肠埃希氏菌O157:H7(NCTC12900或等效标准菌株)做阴性对照,于36℃±1℃培养18h~24h。必要时进行氧化酶试验和革兰氏染色。

在TSI琼脂中,典型菌株为斜面与底层均呈黄色,产气或不产气,不产生硫化氢(H2S)。置MUG-LST肉汤管于长波紫外灯下观察,MUG阳性的大肠埃希氏菌株应有荧光产生,MUG阴性的应无荧光产生,大肠埃希氏菌O157:H7/NM为MUG试验阴性,无荧光。挑取可疑菌落,在营养琼脂平板上分纯,于36℃±1℃培养18h~24h,并进行下列鉴定。

4鉴定

4.1血清学试验

在营养琼脂平板上挑取分纯的菌落,用O157和H7诊断血清或O157乳胶凝集试剂作玻片凝集试验。对于H7因子血清不凝集者,应穿刺接种半固体琼脂,检查动力,经连续传代3次,动力试验均阴性,确定为无动力株。如使用不同公司生产的诊断血清或乳胶凝集试剂,应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

4.2生化试验

4.2.1自营养琼脂平板上挑取菌落,进行生化试验。大肠埃希氏菌O157:H7/NM生化反应特征见表1。

4.2.2如选择生化鉴定试剂盒或微生物鉴定系统,应从营养琼脂平板上挑取菌落,用稀释液制备成浊度适当的菌悬液,使用生化鉴定试剂盒或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鉴定。

4.3毒力基因测定(可选项目)

样品中检出大肠埃希氏菌O157:H7或O157:NM时,如需要进一步检测Vero细胞毒素基因的存在,可通过接种Vero细胞或HeLa细胞,观察细胞病变进行判定;也可使用基因探针检测或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进行志贺毒素基因(stx1、stx2)、eae、hly等基因的检测。如使用试剂盒检测上述基因,应按照产品的说明书进行。

HiMedia公司检测大肠埃希氏菌O157:H7/NM可用产品:

4.3毒力基因测定(可选项目)

样品中检出大肠埃希氏菌O157:H7或O157:NM时,如需要进一步检测Vero细胞毒素基因的存在,可通过接种Vero细胞或HeLa细胞,观察细胞病变进行判定;也可使用基因探针检测或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进行志贺毒素基因(stx1、stx2)、eae、hly等基因的检测。如使用试剂盒检测上述基因,应按照产品的说明书进行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858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