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肽固相合成技术的发明有效促进了多肽合成的自动化。20世纪80年代初期出现的第一台真正的多肽合成器,利用氮气鼓泡搅拌反应物,通过计算机程序控制实现了有限的自动合成。虽然各功能方面都有明显的缺陷,但它毕竟把人从实验室里解放出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随着多肽科学的发展,科学家也对合成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带动了合成器的发展。多肽合成仪非常适合合成具有一定难度和长度的多肽,被高校、科研机构、制药企业广泛应用于一般的多肽研究、多肽药物和疫苗的开发、药证申请等。多肽的合成实现全过程自动调控,氨基酸和试剂的添加、搅拌速度、反应时间等可通过模块化程序设定。
多肽合成仪以固相合成为反应原理,在密闭防爆玻璃反应器中按已知顺序〔序列,一般为C端羧基末端至N端氨基末端〕不断添加、反应、合成、操作最终得到多肽载体。固相合成法大大减少了每一步产品精制的难度。为了防止副反应,参与反应的氨基酸侧链都受到保护。羧基末端是游离的,在反应之前必须活化。固相合成方法有Fmoc和tBoc两种。由于Fmoc比tBoc有更多的优势,目前多采用Fmoc法合成,但对于部分短肽,tBoc以其产率高的优势仍然被许多企业采用。
多肽合成仪合成步骤。
1、脱保护:受Fmoc保护的柱和单体必须用碱性溶剂(piperidine)去除氨基保护基团。
2、活化与交联:下一个氨基酸的羧基被活化剂活化。被活化的单体与游离的氨基反应交联,形成肽键。在这一步中,使用大量的超浓度试剂促进反应。循环:这两个阶段的反应反复循环直到合成完成。
3、洗脱保护:多肽从色谱柱上洗脱,其保护基受一种脱保护剂(TFA)洗脱保护。
相关产品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