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家标准《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要求》(GB19489-2008)指出,BSL-3实验室设计的送、排风系统必须确保实验室运行时气流由低风险区向高风险区流动,同时实验室的空气只能通过HEPA过滤器过滤后才能排出,因此实验室内操作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随实验操作气溶胶(约0.3μm颗粒)化后随定向气流流动,通过HEPA过滤器时被拦截于HEPA过滤器(对0.3μm颗粒的过滤效率约99.99%)。在BSL-3实验室运行过程中,需定期更换HEPA过滤器。
其一,可保证HEPA过滤器的前后阻力在可控制范围,保证送、排风系统联动机制的稳定,提高BSL-3实验室系统运行的稳定。《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要求》2008版较2004版在通风空调系统方面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两者比较见表3。
目前,BSL-3实验室空间消毒的方法主要有低 温 甲 醛 蒸 汽 熏 蒸 消 毒 (low-temperaturesteam formaldehydesterilization,LTSF)、环 氧 乙 烷 气 体 消毒(ethyleneoxidegassterilization,EOG)、过氧 化氢气体消毒(hydrogenperoxidegasplasmaster- ilization,HPGP)。对比3种气体消毒方法(表3)可 以看出,HPGP优于 LTSF 及 EOG
其二,BSL-3实验室核心区的排风HEPA过滤器存在被实验活动所操作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污染的风险,因此更换HEPA过滤器前,必须在原位对HEPA过滤器进行*消毒,从而保证操作人员及BSL-3实验室内环境的生物安全。
HEPA过滤器的原位消毒
国外对HEPA过滤器的消毒主要采用气体熏蒸方法。由于气体“扩散性”,可同时消毒管道,容易进行消毒效果验证。
对HEPA过滤器原位消毒一般采用气体局部循环消毒法或实验室气体整体循环消毒法。气体局部循环消毒法主要适用于箱式HEPA过滤器单元,如图1所示,
HEPA过滤器单元在过滤器上游及下游的合适位置处配备熏蒸消毒接口,气体熏蒸消毒时,关闭箱体两端的生物型密闭阀,将气体消毒装置连接于熏蒸消毒接口,打开熏蒸消毒接口,启动气体消毒装置和循环风机,在循环风机的作用下,气体消毒剂穿透HEPA过滤器,在箱体内往复循环,从而实现对过滤器及箱体内部的*消毒。生物型密闭阀是GB19489—2008《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提出的一个新术语,根据该标准的理解与实施,之所以被称为生物型密闭阀,是因为其主要发挥保证生物安全的隔离作用。
实验室气体整体循环消毒HEPA过滤器的实现方式为:在实验室消毒区域的送风总管和排风总管之间安装一消毒旁路,同时在送、排风管道的关键位置安装生物型密闭阀(消毒区域送风总管、排风总管、消毒旁路等位置)。
实验室气体整体循环消毒时,在实验室消毒区域内通过消毒剂发生器释放气体消毒剂,气体消毒剂在消毒风机的作用下,穿透送、排风HEPA过滤器,在实验室消毒区域内往复循环,从而实现对送、排风HEPA过滤器及通风管道的*消毒。
实验室气体整体循环消毒HEPA过滤器的优点在于一次可对消毒区域所有送、排风HEPA过滤器进行原位消毒。
实验室送排风系统HEPA过滤器消毒
室外箱式HEPA过滤器单元该类HEPA过滤器单元一般安装于实验室顶部的设备层或实验室旁的设备间,故可称为室外箱式HEPA过滤器单元。箱式HEPA过滤器单元一般采用气体局部循环消毒法对HEPA过滤器进行原位消毒。
室内HEPA过滤器单元该类设备由于安装在室内,过滤器消毒、检漏和更换需在实验室内进行,为确保安全.过滤器检漏和更换必须在原位对HEPA过滤器可靠消毒后进行。
HEPA过滤器结构对消毒效果的保证与验证
HEPA过滤器的结构、材料应保证对其进行原位消毒的效果,并可验证。应在消毒剂通过HEPA过滤器的下游设置消毒效果检测口,检测点的布置、使用的指示微生物、评价方法等应采用*的方法。
目前,国内外主要应用的气体消毒剂有甲醛、气体二氧化氯和气化过氧化氢。
甲醛消毒效果好,经济性好,缺点是毒性大、不环保、需要中和、消毒程序相对复杂、有残留物。
二氧化氯消毒效果虽好,但由于一般设备制备的气体二氧化氯中往往含有酸性气体,对实验室及仪器设备腐蚀较大,也限制了该方法的使用。
过氧化氢灭菌作为替代甲醛空间大环境灭菌得到飞速发展,在实验室、制药企业、科研院所、医院、动物房、目前已经逐步推广开来,过氧化氢灭菌作为洁净区空间灭菌一种主要的方式,已经在国外发展应用数十年历史。
制药企业过氧化氢灭菌设备
技术讨论咨询朱工
相关产品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