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红外光谱法在辛烷值测定中的应用
汽油的近红外光谱对应与烃类分子中C-H键的伸展振动的倍频吸收,其光谱可分为两区:短波近红外(700 1200m),对应C- -H振动吸收的二倍频或更高频;长波近红外( 1100一2500nm),对应C-H振动吸收的一-倍频和组频。近红外光谱法测定汽油辛烷值是通过测定标准样品的辛烷值及其
近红外光谱数据,建立并校准模型,然后将未知样品的近红外光谱数据代入模型中,计算出其辛烷值。在1989年, Kelly用近红外光谱法通过在660-1215nm范围内的检测特性测定了汽油的辛烷值。1997 年,王宗明等也用近红外光谱法对汽油辛烷值进行了测量并研制了辛烷值测定仪。1990 年,Parisil101也用近红外光谱法对汽油辛烷值进行了在线测量。1999 年曹动等, [11在高精度分光光度计.上测得12个汽油标准样品和4个未知样品的近红外区( 700~2500nm)吸收光谱,建立多元统计分析模型,用逐步回归法和偏最小二乘法对模型进行校准,对汽油的辛烷值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取得了较高的精度。2001 年,史月华等将主成分回归残差神经网络校正算法(PCRRANN)用于近红外光谱预测汽油辛烷值的模型校正,该方法结合了主成分回归算法(PC), 与经典的线性校正算法(PLS), PCR, 以及非线性PLS等相比,预测能力有明显的改善。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