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推荐:气相|液相|光谱|质谱|电化学|元素分析|水分测定仪|样品前处理|试验机|培养箱


化工仪器网>技术中心>解决方案>正文

欢迎联系我

有什么可以帮您? 在线咨询

工业废气VOC在线监测系统/PID和FID检测技术有啥区别?

来源:深圳市奥施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2021年02月27日 11:06  

工业废气VOC在线监测系统/PID和FID检测技术有啥区别?

答:PID(简称光离子化监测器)和 FID(简称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是对低浓度气体和有机蒸汽具有很好灵敏度的检测器,优化的配置可以检测不同的气体和有机蒸汽。这两种技术都能检测到 ppm水平的浓度,但是它们所采用的是不同的检测方法。每种检测技术都有它的优势和不足,针对特殊的应用就要选用*适合的检测技术来检测。总的来说,PID 体积小巧、重量轻、使用简单,经济实惠。

PID是采用一个紫外灯来离子化样品气体,从而检测其浓度。当样品分子吸收到高紫外线能量时,分子被电离成带正负电荷的离子,这些离子被电荷传感器感受到,形成电流信号。紫外线电离的只是小部分VOC 分子,因此在电离后它们还能结合成完整的分子,以便对样品做进一步的分析。

PID检测可以被某个能量电离的物质,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PID对烷烃类气体(如甲烷等)几乎不响应,它可以检测部分VOC气体,还同时检测可以离子化的无机物(如氨气等),所以PID给出的是部分VOC和能电离的无机物的总含量。

FID 是采用氢火焰的办法将样品气体进行电离,这些电离的离子可以很容易的被电极检测到,这些样气被*的烧尽。因此 FID的检测对样品是有破坏性的, 检测完毕后排出的样品是不能在用来做进一步分析。

FID检测可以燃烧的有机物,所以可以很好的检测烷烃类气体如甲烷,乙烷,丙烷,丁烷等VOC气体。

  PID和FID性能对照表

参数
PID
FID
使用方式;尺寸和重量
,重量轻,体积小
体积大,重,氢气瓶
数据线性
低浓度下线性良好
在整个范围内线性都较好
检测范围
5ppb~10000ppm
1~50000ppm
检测的化合物
VOC气体,某些无机气体
VOC气体,很少几个无机气体
选择性
选用低能量灯增加选择性
无选择性
惰性气体影响
无影响
需要提供氧气或空气
样品采集
检测完毕对样品无破坏
检测完毕样品已被破坏
使用
个人用检漏检测仪
检漏,个人用过于笨重
可靠性
可靠,寿命长
频繁的氢焰问题和更换氢气瓶带来不可靠
安全性
本安
防爆
费用

PID 与 FID相比是一个应用环境要求更低的检测器,不同的FID检测器的数值背景是一致的。故而检测结果数据更具备可比性和*性。

使用方便

  PID往往比FID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FID还要求配备氢气瓶,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而PID在重污染区域内使用需要我们对灯和传感器进行清洁。

 PID检测原理优势

1)对于低浓度气体的检测极限。先熟悉下两个检测单位,那就是ppm和ppb。换算公式为1ppm=1000ppb,从这里就可以看出能检测ppb级别的仪器,其检测限浓度到底有多低。而部分PID原理的VOCs泄漏检测仪低可以监测到1ppb浓度的气体,可见多么灵敏。也就是说当VOCs、有毒气体处于挥发初期、浓度稀薄的状态下,就会被PID原理检测到。所以在浓度较低的环境下,选择PID原理的仪器会比较适合。

2)响应时间短。通常在被测区域检测时,一般只需1到2分钟就能出数据。而且不仅如此,一些PID原理的VOCs泄漏检测仪甚至可以达到几秒就可以出数据。所以该类仪器在一些应急事故、应急救援中都会有良好的表现。

3)体积小。通常该类便携式仪器又被称为手持式仪器,一般单手就可以握住。通常质量在1斤到2斤左右,所以比较适合进行移动检测及执法检测。对于检测人员来说,要检测不同的点位只需要不断的移动位置,然后等待几分钟后数据稳定后就可以得到检测数据,相当方便。

PID原理的VOCs泄漏检测仪应用非常广泛,传统的例如,石油石化、化学工业、焦化、半导体制造、电池制造、制药、造纸、喷漆等。而近年来随着政府对于环境保护、大气防治的越加重视,该类便携式仪器也在执法检测和污染企业自检方面需求量增大。相信在政府执法力度的加强下,尤其是对市民举报排污事件的越加重视,各相关排污企业也会提高对于该类便携式仪器的购置需求,进行进一步提高和整改。以此作为自我排查、自我巡查、自证清白的有效方式。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858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