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介绍
LED光源的持续发展,促进了光化学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但想实现>100 kg规模的光化学合成仍然存在一定困难,主要是因为传统釜内光的穿透性较差。连续流能够通过平推流或连续搅拌使得反应液能够更加接近高强度的光源,有效克服了传统反应釜的缺陷。
近期,凯莱英的研究人员使用顺丁烯二酸酐(1)和乙烯进行[2 + 2]光化学环加成反应(图1),并对该工艺进行了优化放大,获得了很好的量产化结果。
二、 实验部分
首先研究人员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使用365 nm波长LED灯作为光源使用苯甲酮作为光敏剂,对反应溶剂进行了筛选(图2),由图中可以看出,结合转化率和选择性,丙酮是该反应的溶剂。
然后对光敏剂用量进行了筛选(表1),为了平衡反应转化率和后处理重结晶效率,终选择10 %摩尔当量的光敏剂用量。
接着,研究人员对反应所用的管线内径、混合方式、LED光源功率等设备参数进行了研究(表2).
后为了达到500 g/天产能的要求,研究人员自主搭建了一套光化学反应装置(图3)。结合之前的实验数据设定了验证性运行的具体实验条件(表3)。该系统连续运行了51 h,间隔4 h取样进行转化率和收率的检测以验证工艺的稳定性,分离收率达到91 %,产能达到646 g/天(图4)。
三、扩展实验
为了达到5 kg/天的目标产能,研究人员对现有装置进行了改造,并在设计过程中进行过程安全分析的考虑,通过引入PLC系统、加装气体报警传感器、加入压力传感器等措施对反应装置进行改进,以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图5)。
1. 生产装置由三个独立模块组成 (20.76 L持液体积,10 mm外径),光源由6个3 kw 的365 nm 波长LED面板组成(图6)。
2. 研究人员使用上述装置进行工程运行以验证工艺,并对反应停留时间的边界条件进行了探索(图7),由图中可以看出,当反应停留时间小于2h时,原料剩余会大于5%,因此反应停留时间需控制在2h以上。
四、实验总结
作者通过对反应条件的筛选、实验参数调整及生产前详尽的过程安全评估,完成了顺丁烯二酸酐和乙烯的[2 + 2]光化学连续流环加成反应的放大生产,并实现了大于5 kg/天的生产目标。为后继开发者提供了思路和参考
连续流动化学为大家拓宽了光化学合成反应的领域,帮助大家跳出釜式反应的限制。光化学反应的工业化,进步空间还很大,相信更多的研究案例会出来。
相关产品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