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发射光谱法是利用物质在热激发或电激发下,每种元素的原子或离子发射特征光谱来判断物质的组成,而进行元素的定性与定量分析的。原子发射光谱法可对约70种元素(金属元素及磷、硅、砷、碳、硼等非金属元素)进行分析。在一般情况下,用于1%以下含量的组份测定,检出限可达ppm,精密度为±10%左右,线性范围约2个数量级。这种方法可有效地用于测量高、中、低含量的元素。
原子发射光谱仪的组成
一、激发光源
1、激发光源的作用
作为光谱分析的光源对试样都具有两个作用:
(1)把试样中的组分蒸发、解离为气态原子。
(2)使气态原子激发(即光源的主要作用是对试样的蒸发、解离和激发提供所需的能量)。
2、激发光源的要求
激发能力强、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安全
3、常用的光源:直流电弧、低压交流电弧、高压火花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等。
4、光源的选择
(1)、分析元素的性质
元素的挥发性,以及它们的电离电位直接影响该元素的蒸发和激发。
(2)、分析元素的含量
对低含量元素,需要较高的灵敏度,它不仅与激发温度有关,而且与蒸发温度有关。
(3)试样的性质
(4)、分析任务
5、样品导入光源的方法:固体自电极法、粉末法、溶液法、气态法
二、色散仪
作用:将光源发射的不同波长的光色散成为光谱或单色光。
分类:按色散器件的不同可分为棱镜色散仪和光栅色散仪。
构造:照明系统、准光系统、色散系统。
三、检测器
在原子发射光谱法中,常用的检测方法有:目视法、摄谱法和光电法。
这三种方法基本原理都相同,都是把激发试样获得的复合光通过入射狭缝照射到分光元件上,使之色散为光谱。然后通过测量谱线而检测试样中的分析元素,其区别就在于目视法用人眼去接受,摄谱法用感光板接受,光电法用光电倍增管接受。目前,广泛使用的是摄谱法。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