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相色谱和质谱的工作压强不同是两者根本的差别,早期气相色谱使用填充柱,载气流量达到每分钟十几毫升甚至几十毫升以上,大量气体进入质谱的离子源,而质谱真空系统的抽速有限,因此工作气压适配是问题。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发展的前期,主要是解决各种接口技术,曾采用各种分流接口装置来限制柱流量,以降低进样的气体压强,满足质谱的真空要求。由于色谱流出的样品组分是被载气携带,在分流同时需使样品得到浓缩,尽量除去载气,保留样品以获得大的样品利用率,并尽量消除或减少载气携入的杂质和色谱柱流失造成的质谱背景干扰。
20世纪80年代,毛细管气相色谱的广泛使用,真空泵性能的提高和大抽速涡轮分子泵的出现,保证了质谱仪所需要的真空。毛细管柱可直接插人到质谱的离子源,所谓的“接口”实际上只是一根可控温加热的导管,不再需要使用复杂的分流、浓缩接口装置了。直接插入的连接方式,使样品利用率几乎达到,提高了分析灵敏度。此外,低流失交链键合色谱柱的发展,也有利于降低质谱的背景干扰。目前使用大抽速涡轮分子泵,以及差动抽气方式允许进人质谱的载气流量提高到15mL/min,甚至宽口径弹性石英毛细管柱也可直接使用。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