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推荐:气相|液相|光谱|质谱|电化学|元素分析|水分测定仪|样品前处理|试验机|培养箱


化工仪器网>技术中心>操作使用>正文

欢迎联系我

有什么可以帮您? 在线咨询

上海耀华XK3190-C8+仪表产品说明书

来源:四川远跃恒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2020年05月27日 15:55  

​​想要了解更多可点击:业务员 咨询售后服务等

 

 

XK3190-C8

称 重 指 示 器

(V 2.00)

上海耀华称重系统有限公司

使用说明书X K 3 1 9 0C 8

1

手册使用说明(必读)-----------------------------------------------------------3

一章 概述--------------------------------------------------------------------4

第二章 主要参数 ---------------------------------------------------------------5

第三章 安装、接口与数据格式-------------------------------------------------6

一、仪表前、后功能示意图 -----------------------------------------------6

二、传感器与仪表的连接 --------------------------------------------------8

三、输入输出接口-----------------------------------------------------------9

四、大屏幕显示接口--------------------------------------------------------9

五、串行通讯接口--------------------------------------------------------- 10

六、模拟量输出------------------------------------------------------------ 11

七、打印与存储------------------------------------------------------------ 13

第四章 标定 ---------------------------------------------------------------------- 14

第五章 参数设置 ---------------------------------------------------------------- 16

一、【SEt 0】查询类参数 --------------------------------------------- 16

二、【SEt 1】一般类参数 --------------------------------------------- 19

三、【SEt 2】控制参数 ------------------------------------------------ 21

四、【SEt 3】记录打印 ------------------------------------------------ 26

第六章 操作说明 ---------------------------------------------------------------- 28

一、开机及开机置零------------------------------------------------------ 28

二、手动置零--------------------------------------------------------------- 28

三、除皮--------------------------------------------------------------------- 28

四、日期与时间的设置 --------------------------------------------------- 28

五、启动/停止-------------------------------------------------------------- 28

六、峰值保持--------------------------------------------------------------- 29

七、输入输出功能--------------------------------------------------------- 29

八、常用参数快速设置 --------------------------------------------------- 29

第七章 控制过程详解--------------------------------------------------------- 30

一、模式 01 种配料的加法模式) ----------------------------------- 30

二、模式 11 种配料的减法模式) ----------------------------------- 32X K 3 1 9 0C 8

2

三、模式 2(两种料加法秤) ------------------------------------------- 34

四、模式 3(分选模式)------------------------------------------------- 36

第八章 维护保养及注意事项 ------------------------------------------------ 41

附录一 出错信息提示--------------------------------------------------------- 43

附录二 大屏幕数据波形图及格式-------------------------------------------- 45

附录三 串行通信-指令应答方式的数据格式 ----------------------------- 46

附录四 常见问题处理方法----------------------------------------------------- 48

亲爱的用户:

在使用仪表前,敬请仔细阅读说明书!X K 3 1 9 0C 8

3

手册使用说明(必读)

为客户能正确使用仪表,用户必须了解本手册中相关内容。建议初

次使用本仪表的用户按下面的步骤阅读本手册:

1、 简单了解本仪表的功能,一、二章有介绍。

2、 详细阅读第三章,此处讲解了仪表的各个接口,在使用中用到的接

口都一定要严格按着本章的指示连接,否则可能会损坏仪表或者使

仪表工作不能正常工作;在初次测试时,可只接传感器即可,注意

仪表传感器接线方式是六线制,仔细确认接线的正确性。

3、 接好传感器后按第四章的操作标定。

4、 若不需要通信,此处略过;若需要仪表做通信(包括 RS232/485,模

拟量输出等)使用,需要按第三章中介绍正确连接对应接口,然后

按着第五章第二节的表格仔细设置相应的参数方可正常工作。

5、 若仪表不需要输入输出的控制,此处略过;若需要控制,请参阅第

五章第四节的表格,同时仔细阅读第七章,找到需要的控制类型,

理解需要设置的参数的含义;在需要控制的模式、参数设置好后,

按【运行】键开始工作,观察输入输出指示灯是否正确,测试输出

端口是否按需要接通和关断;若没有对应的输出,请检查各接口是

否连接,必要时参照第六章第七节检查硬件的好坏。在测试无误后,

方可连接外部实际控制电路。

6、 其他一般的操作参见第六章的介绍,若操作中遇到提示信息,查看

附录一、附录四,也许能找到答案。X K 3 1 9 0C 8

4

一章 概述

XK3190C8 称重显示控制器采用 MCS51 单片微处理器及高速

的Σ-A/D 转换技术,对重量进行转换显示,高可达 80 /秒的转换

速度。本显示器可方便地与电阻应变式传感器连接组成配料秤、定量包

装秤、控制秤等,适用于各种高速度与高精度称重要求的控制场合。

XK3190C8 称重显示器主要功能和特点:

1、集成了加法秤、减法秤、分选秤功能,具备 3 路外控输入和 3 路控

制输出;

2、标准异步串行通讯接口(RS232 RS422/485),灵活的通讯方式(连

续发送和指令应答);

30-20mA/4-20mA(0-5V/0-10V) DA 精确输出,可校准;

4、上下限报警输出设置;

5、高精度 A/D 转换,可读性达 1/30000

65 点非线性修正;

7、换表无需重新标定,只需输入原仪表的参数即可使用;

8、大屏幕显示输出;

9、灵活的峰值保持功能;

10、称量数据累计量和累计次数等信息的贮存、检查、删除处理,具有

断电数据保护;

11、可连接串行打印机,打印称重记录、累计量或配方,手动或者自动

打印可选;

12、具备去皮功能,在自动控制开始可以选择是否自动去皮;

13AD 数据的数字滤波强度可根据需要设置更改;

14、多种操作信息和出错信息提示;

15、打印单位选择:kgtglb

16、具有精确的时钟、日历、自动闰年、闰月,不受断电影响;

17、具备恢复出厂设置功能;

18、抗干扰性能强,可靠性高;X K 3 1 9 0C 8

5

第二章 主要参数

1. 型号:

XK3190—C8 称重显示控制器

2. 准确度:

3 级,n=3000

3. 输入信号范围:

-19mV~ +19mV

4. 非线性:

≤0.01%F.S

5.传感器连接个数: 1~8 只 350Ω传感器

6. 传感器供桥电源: DC:5V;350mA

7. 传感器连接方式: 采用 6 线制,长线自动补偿。

8. 显示:

单排 7 位 LED,字高 0.5 英寸,11 个状态指示

9. 分度值:

1/2/5/10/20/50/100 可选

10. 时钟:

可显示实时时间,日期。

11. 键盘:

采用 5 个轻触按键

12. 大屏幕显示接口: 采用串行输出方式,20mA 恒流源信号。

13 通讯接口:

串行 RS232/RS422/RS485,任选一种;波特

率 1200~9600 可选

14. 打印接口:

与串口共用,可连接串行打印机

15. 继电器输出:

触点容量 AC:220V;0.5A

16. 外控输入:

开关触点(闭合控制有效)

17. 使用电源:

AC 110~230V,50/60Hz 1A

18. 使用温度、湿度: 0~40℃;≤90%RH

19. 储运温度:

-20~50℃

20. 外型尺寸:

机壳:150×76×85mm(宽×高×深)

面板:172×93×3mm (宽×高×厚)

21. 自重量:

700 克左右X K 3 1 9 0C 8

6

第三章 安装、接口与数据格式

一、仪表前、后功能示意图

31 前功能示意图

显示板上 11 个指示灯从左到右含义如下:

电源 :电源指示灯

运行 :自动运行状态

零位 :零位区域指示

净重 :净重状态

稳定 :稳定状态

IN :三个输入指示(123 分别代表三个输入)

OUT :三个输出指示(123 分别代表三个输出)

显示板上五个按键分别表示以下含义:X K 3 1 9 0C 8

7

符号

键名

含义

F1 】键

同时按【F1】和【运行】键可以查看

内码

【运行】键

同时也是停止键。参数设置状态

下是退回键

【置零】键 参数设定状态下是移位键

【除皮】键 参数设定状态下是数值增加键

【输入】键 在显示称重值情况下是打印键

110-230V 50/60Hz

GND N L

O1 O2 O3

+12V I1 I2 I3 0V

GND RxD TxD T+ T- R- R+ DP+ DP- AO1 AO2

CAL

EX+SEN+SEN-EX-SIG+SIG-GND

交流电源

输出端子

输入端子

标定开关

通讯/大屏幕/模拟量输出接口

传感器接口

图3-2 后功能示意图

ON OFFX K 3 1 9 0C 8

8

3-2 中所有接口下面将会详细介绍,请对照图 3-2 中的接口位置阅读

下面的详细接口介绍。

二、传感器与仪表的连接

与传感器的连接采用六线制的接线方式,接口在后功能示意图参见图

3-4,下面给出详细定义:

EX+: 传感器激励正 EX-: 传感器激励负 SEN+: 补偿正

SEN-: 补偿负 SIG+: 信号正 SIG-: 信号负

GND:

EX+ SEN+ SEN- EX- SIG+ SIG- GND

图3-4 传感器接口X K 3 1 9 0C 8

9

提示: 若用户不使用长线补偿功能(四线制连接方式),必须将图 3-4

中的“EX+”和“SEN+”引脚短接,“SEN-”和“EX-”引脚短接,否

则,仪表将无法正常标定和称重。

三、输入输出接口

本仪表共有三路光隔离输入和三路继电器输出。接口见图 3-5.

① 三路输出根据需要分别连接外部系统。O1O2O3 端已内置常

开继电器,可将所控制的系统直接接到对应接口的两个端子上。

注:开关触点,闭合控制有效;触点容量 AC:220V;0.5A

② 三路输入的接入方式为 I1I2I3 +12V 连接,即可在输入端

输入信号。0V 端子为客户特别需要使用。

接口的含义根据不用模式而不同,详细的定义请参阅本说明书第五

章七节。

注:不能将+12V 0V 端短接。

四、大屏幕显示接口

GND RxD TxD T+ T- R- R+ DP+ DP- AO1 AO2

图3-6 通讯/大屏幕/模拟量接口

图3-5 输出/输入端子

O1

O2

O3

+12V I1 I2 I3 0V

a 输出端子

b 输入端子X K 3 1 9 0C 8

10

大屏幕接口参见图 3-6

图中 DP+DP-接大屏幕,详细通讯格式见附录二。

五、串行通讯接口

串行通讯接口采用 RS232C(标准产品),可根据客户的需要,通过跳线

选择 RS485 接口(输出格式与 RS232C 相同)。接口引脚连接含义见表

3-1。跳线选择方式参见表 3-2

3-1 引脚含义

3-2 通讯接口选择

通信方式

跳线选择

JP2

RS232C

(出厂设置)

RS485C

本仪表可选择连续发送或指令应答方式:

所有数据均为 ASCII 码,每组数据由 10 位组成,第 1 位为起始位,

10 位为停止位,中间 8 位为数据位,无检验位。

232 通讯

485 通讯

GND: 接地

RXD: 仪表接收端

TXD: 仪表发送端

R+ :接收数据正

R - :接收数据负

T - :发送数据负

T+ :发送数据正X K 3 1 9 0C 8

11

1、连续发送方式

所传送的数据为仪表显示的当前称量(毛重或净重)。每帧数据由 12

组数据组成 。格式如下:

异或=2 3 ……8 9

2、指令应答方式:(详细格式请参考附录三)

六、模拟量输出

C8 仪表可选择 3 种模拟量输出方式:0~5V、0~10V 电压信号输出

和 4~20mA(实际也可调整到 0~20mA)电流信号输出。接线参见图 3-6,

电流方式下 AO1 接负、AO2 接正,电压方式下 AO1 接正、AO2 接负。输

出方式由主板上跳线 JM3~JM5(见图 3-3)选择,设置方式参见表 3-3。

出厂时的设置为 4-20mA 电流环。模拟量输出的开关由【SET 1】参数

[H ABC]参数的 C 位控制。

准确度 0.2%FS

X 字节

1

02(XON) 开始

2

+- 符号位

3

称量数据 高位

称量数据

称量数据

8

称量数据 低位

9

小数点位数 从右到左(04

10

异或校验 高四位

11

异或校验 低四位

12

03(X0FF) 结束X K 3 1 9 0C 8

12

负载能力

4-20mA 大负载电阻 250Ω

0-5V / 0-10V 输出阻抗 ≤ 1Ω

表 3-3 模拟量输出设置

模拟输出

跳线选择

JM3

JM4

JM5

4—20mA

(出厂设置)

0—5V

0—10V

【注意】由于仪表版本的不同,若主板上的跳线与图 3-3 主板标注不同

时,请参考主板上跳线一侧的字符来选择功能,上面印有“5”、“10”、

“I、“U”的字样,具体设置见下表:

模拟输出

跳线选择

JM3

JM4

JM5

4—20mA

(出厂设置)

I

5

I

0—5V

U

5

U

0—10V

U

10

U

模拟量输出校准方法

模拟量输出零点值和满量程值与相应的DA码(参见表4-3,【SEt 1

参数 12 和 13 的说明)成正比。可以根据模拟量输出的误差通过计算修

正参数 12 和参数 13。X K 3 1 9 0C 8

13

注意:电压输出方式下,模拟量输出端子严禁短路,也不能误接 4-20mA

电流环输出的负载,否则会损坏模拟量输出电路。

七、打印与存储

打印 连接方式为串口通讯 RS232 连接,仪表参数设置 1 中选择接

串口打印机,即可通过串口打印称重数据。打印主要包括手动打印和自

动打印,下面分别介绍:

1、手动打印

单次打印:参数设置中选择打印机,称重状态下,按“输入/打印”

键即可打印当前时间、日期、净重、皮重、累计次数和累计重量。

打印记录:在模式 012,可以将所有称重记录保存并打印,包

括每次称重的时间、日期、净重、皮重、累计次数和累计重量,具体操

作方式参见【Set 3】设置。

2、自动打印

参数设置中选择打印机并且选择自动打印后,在自动控制过程中每

完成一次过程就会自动打印出当前的时间、日期、净重、皮重、累计次

数和累计重量等信息

注:每次打印后要回零才能进行下一次的打印;手动打印功能在

不选择打印机或者处于手动峰值保持功能等状态下无效;【Set 1】中

不选择通讯或者选择了通讯但是没有选择串口打印机时不能打印;当波

特率的设置不为 9600 时,提示【Err P】。

存储 存储和打印是常常在一起使用的,也分手动保存和自动保

存,自动保存需要【Set 1】参数设置中使能(参见第四章)。选择手动

保存时,重量稳定后,按【打印/输入】键进行保存;自动保存是在具体

的控制中,达到目标值后自动进行保存。

保存有几点要注意:

1、分选模式下不能进行手动保存。

2、每次保存后需要“回零”才能进行下一次的保存。

3、更换控制模式(即加法秤、减法秤、分选秤)后需要进入参数

设置 0 中将累计的结果清除,否则数据可能会有错误。X K 3 1 9 0C 8

14

第四章 标定

将标定开关 CAL 拨到左边 ON 的位置,打开标定开关。然后同时按

F1】键和【输入】键,仪表显示[--CAL--],表示进入标定状态,按【输

入】键进入,具体标定参数说明及操作参考下表( *为原设置值)

4-7

参数显示

参数说明

操作说明

1

[E *]

分度值:

1/2/5/10/20/50/100 可选

修改参数后按【输入】

2

[dC *]

小数点位数(0-3

修改参数后按【输入】

3

[F******]

满值

修改参数后按【输入】

4

[r 0]

保存原有零位:

0:需重新确认当前零

位;

1:跳过当前零位确认。

输入

0

则进入步骤 5(推

荐),

输入 1 则进入步骤 7

5

[noLoAd ]

零位确认

确认当前秤台无负载且

稳定灯亮,

再按【输入】

6

[*******]

显示当前 AD

AD 码稳定后按【输入】

7

[AdLoAd1] 加载砝码

加载砝码后,按【输入】

8

[*******]

显示当前 AD

AD 码稳定后按【输入】

9

[ *******]

当前加载砝码的重量

修改为当前砝码的重量

值,按【输入】键将进入

12 步,完成标定;

修改为当前砝码的重量

值,按【 F1 】键将进入

10 步的非线性修正流

程;X K 3 1 9 0C 8

15

10 [AdLoAd* ]

加载砝码,标定第 n

重量 (n<=5)

加载砝码后,按【输入】,

进入下一步

11 [*******]

显示当前 AD

AD 码稳定后按【输

入】,循环进入第 9 步。(

多可进行五点非线性修

正)

12 [*******]

显示当前重量值

标定结束,返回称重状态

可在操作中按【F1】键退出,保存已经设置的数据,未更改的数据不

变。标定完成后请将标定开关置于 OFF 的位置。X K 3 1 9 0C 8

16

第五章 参数设置

参数设置中如无特殊说明按键的作用如下:

F1 】键:退出参数设置

【运行】键:不保存当前设置,并退回上一个设定参数

【置零】键:移动当前闪烁位

【除皮】键:修改当前闪烁的数值

【输入】键:确定保存当前参数设置,并进入下一个参数设置

同时按【F1】和【置零】键进入参数设置选择,设置目录分别为:

SEt 0】 :查询类参数;

SEt 1】 :一般类参数;

SEt 2】 :控制参数;

SEt 3】 :打印记录(分选模式下无此功能)

【注意】请留意各个参数备注中的说明,部分参数只有在特定的模式或

者条件下才会显示。

一、【SEt 0】查询类参数

4-1 非分选秤模式X K 3 1 9 0C 8

17

仪表显示 参数说明

备注

1

[n ****] 累计次数

不能修改,只能查询

2

[A******] 累计重量

不能修改,只能查询

3

[dEL *]

删除累计次数和累

计重量选择

0:空操作

1:执行删除操作

4

[d**.**.**] 当前日期设定

按【置零】键移动当前闪烁位,

按【除皮】键修改参数值

5

[t**.**.**] 当前时间设定

按【置零】键移动当前闪烁位,

按【除皮】键修改参数值

6

[A ****] 标定零位

受限参数,更改时必须打开标定

开关(将标定开关 CAL 拨到左边

ON 的位置),并输入正确的密码。

按【输入】键可逐个查看参数值;

按【除皮】键修改参数值前,首

*入第 18 步的密码保护界面!

只用输入 1 次正确密码即可修改

这些参数。

仅查看参数时,仪表显示完第 16

步后即返回称重状态。

7

[b ****] 标率

8

[C ****] 非线性修正点 1

9

[d ****]

标率 2(非线性修

正)

10 [E ****] 非线性修正点 2

11 [F ****]

标率 3(非线性修

正)

12 [L ****] 非线性修正点 3

13 [H ****]

标率 4(非线性修

正)

14 [P ****] 非线性修正点 4X K 3 1 9 0C 8

18

15 [ t ****]

标率 5(非线性修

正)

16 [ r ****] 非线性修正点 5

17 [HF *]

是否恢复出厂设置:

0

:不恢复;1:恢复

若选择恢复出厂设置,要重新开

机后才生效,不改变标定参数

18 [PAS 000] 密码保护状态

密码保护界面,输入正确的密码

111)后进入第 6 步修改参数,

密码错误则返回到称重状态

4-2 分选秤模式

仪表显示 参数说明

备注

1

[n 1 ****] 通道 1 的累计次数 不能修改,只能查询

2

[A******] 通道 1 的累计重量 同上

3

[n 2 ****] 通道 2 的累计次数 同上

4

[A******] 通道 2 的累计重量 同上

5

[n 3 ****] 通道 3 的累计次数 同上

6

[A******] 通道 3 的累计重量 同上

7

[d**.**.**] 当前日期设定

以下参数和表 1 后部分相同。X K 3 1 9 0C 8

19

二、【SEt 1】一般类参数

4-3

仪表显示 参数说明

备注

1

[H ABC]

硬件选择

A-通讯(0:不需要通讯,1

需要通讯)

B-大屏幕(0:不需要大屏幕,

1:需要大屏幕)

C-模拟量(0:不需要模拟量,

1:需要模拟量)

例:需要通讯,不

需要大屏幕和模拟

量,设为:[H 100]

注意:本设置会影

响下面的显示菜单

2

[n ABC]

零区相关参数

A-开机置零范围(05

B-手动置零范围(05

例:将开机置零设

20%、手动置零

范围设为 4%、零点

跟踪设为 0.5e,设

为: [n 421]

A

B

0

1

2

3

4

5

F .S

% 0 2 4 10 20 100

C-零位跟踪范围( 08 )

设为 0 时关闭跟踪功能,其他值

见下表:

C 1 2 3 4 5 6 7 8

e 0.5 1 1.5 2 2.5 3 3.5 4

3

[FLt *]

AD 滤波强度(04

数值越小,重量变

化越快,但稳定性

数值

0

1

2

3

4

较差;数值越大,X K 3 1 9 0C 8

20

滤波强度 弱

较弱 中等 较强 强

重量变化越慢,但

稳定性较好。请用

户根据需要调整合

适参数。

4

[Adr **]

仪表通讯地址(0126

当多台仪表向同一台上位机发送

数据时,则需要该通讯地址区别

每个仪表。

5

[bt *]

通讯波特率(04

0

1

2

3

4

B

PS

600 1200 2400 4800 9600

6

[tod *]

通讯方式:

0-指令应答方式(参考第三章);

1

-连续发送方式

2-接串口打印机

7

[AtP *]

自动累计打印:

0-不自动累计

1

-自动累计但不打印

2-自动累计且自动打印

需满足累计和打印

的条件

8

[Unit *]

打印单位:

0kg(千克)

1g()

2t ()

3 – lb()

只有在打印时有效

不需要通讯时不显

9

[F *]

峰值保持:

0-峰值保持关闭

1-峰值保持有效,回零后自动取

消保持

2-峰值保持有效,手动按【输入】

键启动/取消保持

详细操作参见第六

章第六节。X K 3 1 9 0C 8

21

10 [AL*****] 模拟输出零点对应重量

11 [A******] 模拟输出满量程对应重量

12 [PL ***]

模拟量输出零点时的 DA 内码

0-30000

(输出 4-20mA 信号约 12520

输出 0-5V/0-10V 0

可修改本参数校准

模 拟 量 输 出 的 零

点。

13 [PH ***]

模拟量输出满度时的 DA 内码

30000-65535

4-20mA 输出约 62590

0-5V/0-10V 输出约 65200

可修改本参数校准

模 拟 量 输 出 的 零

点。

14 [Prt *]

是否打印该设置参数:

0:不打印。

1:打印。

三、【SEt 2】控制参数

4-4

仪表显示

参数说明

备注

1 [CP *]

控制模式

01 种配料加法模式

11 种配料减法模式

22 种配料加法模式

3:分选模式

各种模式工作流程

详见第七章

2 [Pt 0] 循环次数

控 制 过 程 的 次 数

0990 为无限

次)

以下请根据设置的【控制模式】选择对应的参数设置 X K 3 1 9 0C 8

22

模式 0、1(1 种配料的加法模式或减法模式)

3 [C ABCDE]

高级控制参数

A-快慢加料状态

0:快加时,只有快打开

1:快加时,快慢同时打开

B-加料前自动去皮状态

0:无自动去皮

1:自动去皮

C-提前量自动修正选择

0:不修正

1:修正

D-超差处理选择

0:不处理,循环继续

1:等待处理至合格

E-欠料点补

0:不点补

1:点补

此项参数会改变控

制流程,一般不要更

改,部分参数对减法

模式无效

4 [A******] 定量

5 [b******]

快加提前量

6 [c******]

慢加提前量

7 [d******]

允差量X K 3 1 9 0C 8

23

8 [L******] 零区

1、仪表放料时判断

净重小于零区即认

为放料完成;

2、仪表打印和累计

时毛重需要大于零

区才可以进行。

9 [t0 **]

0.09.9 秒加料测量延时

避免因启动时的重

量冲击造成重量误

10 [t1 **]

0.09.9 秒快加结束延时

11 [t2 **]

0.09.9 秒慢加结束延时

12 [t3 **]

0.09.9 秒点补输出时间

无点补时该项无效

13 [t4 **]

0.09.9 秒点补间歇时间

14 [t5 **]

0.09.9 秒时间

模式 0:放料结束延时

模式 1:合格输出时间

15 [t6 **]

0.09.9 秒再加料延时

16 [Prt *]

是否打印该参数:

0:不打印。

1:打印。

模式 2(2 种配料的加法模式) X K 3 1 9 0C 8

24

3 [C ABCD]

高级控制参数

A-加料前自动去皮状态

0:无自动去皮

1:自动去皮

B-提前量自动修正选择

0:不修正

1:修正

C-超差处理选择

0:不处理,循环继续

1:等待处理至合格

D-欠料点补

0:不点补

1:点补

此项参数会改变控

制流程,根据控制实

际问题更改

4 [A******] 1 定量。

5 [b******]

1 加料提前量。

6 [C******] 1 允差量。

7 [P******] 2 定量。

8 [d******]

2 加料提前量。

9 [t******]

2 允差量。

10 [L******] 零区

1、仪表放料时判断

毛重小于零区即认

为放料完成;

2、仪表打印和累计

时毛重需要大于零

区才可以进行。

11 [t0 **]

0.09.9 秒加料测量延时

避免因启动时的重

量冲击造成重量误

X K 3 1 9 0C 8

25

12 [t1 **]

0.09.9 秒料 1 加料结束延时

13 [t2 **]

0.09.9 秒料 2 加料结束延时

14 [t3 **]

0.09.9 秒点补输出时间

无点补时该项无效

15 [t4 **]

0.09.9 秒点补间歇时间

16 [t5 **]

0.09.9 秒放料结束延时

17 [t6 **]

0.09.9 秒再加料延时

18 [Prt *]

是否打印该参数:

0:不打印。

1:打印。

模式 3(分选模式)

仪表显示

参数说明

备注

3 [FodE *]

分选模式:

0-自检模式

1-外控模式

2-上下限模式

自检模式:重量大于

零区时自动开始分

外控模式:只有在外

控信号触发时,仪表

才开始分选

上下限模式: 实时

的上限、中、下限继

电器输出

4 [H******]

上限设置:输入界于零位和满

量程中间的重量值

当重量值小于下限

时,O1 输出;

界于下限和上限之

间时,O2 输出;

高于上*,O3

出。

5 [L******]

下限设置:输入界于零位和满

量程中间的重量值X K 3 1 9 0C 8

26

6 [Lq*****] 零区

1、发送完分选信号

后仪表重量小于该

值才进入下一循环;

2、自检模式时仪表

重量大于该值才进

t1

7 [t0 **]

判断延时(09.9)

外控模式时,在外控触发后经

t0 秒才进行数据运算;

自检模式时,在重量脱离零区

t0 秒后再进行数据运算。

8 [t1 **]

平 均重 量计算 时间 (09.9)

t0 后仪表会在 t1 时间内对重量

进行累加、平均,得出的数值

作为分选依据。

9 [t2 **]

计算延时(09.9) 秒:

t1 计算完以后,t2 时间内仪

表无动作,延时等待。

10 [t3 **]

发送信号时间(09.9)

仪表发送分选信号,长度为 t3

11 [Prt *]

是否打印该参数:

0:不打印。

1:打印。

★设置时请确认 H≥L,否则会使仪表无法正常工作,引起不可预料的错

误。以上时间都不考虑继电器动作等反应时间。

四、【SEt 3】记录打印

(此功能仅在模式 012 有效)X K 3 1 9 0C 8

27

4-5

仪表显示 参数说明

备注

1

[n ***]

需要打印的记录序号

记录序号与累计的

次数对应

2

[Prt *]

是否打印记录:

0:不打印。

1:打印。

无打印机时不显示

该项

打印记录单形式如表 4-6

4-6

日期:

09 年 02 月 11 日

时间:

16:18:36

净重:

5.00kg

皮重:

0.00kg

累计次数:

0011

累计重量:

115.00kgX K 3 1 9 0C 8

28

第六章 操作说明

一、开机及开机置零

接通电源后,显示器进行“09”的笔划自检,然后显示版本号,

完成后自动进入称重状态。

开机后,如果空秤的重量偏离零点,但仍在置零范围内,显示器将自动

开机置零;若在置零范围外,显示器显示以标定零位为基准的重量。开

机置零范围见参数设置一章【SEt 1】里的参数 1[n ABC]B

数设置。

二、手动置零

当显示值偏离零点,但在手动置零范围之内,且稳定灯亮时,按【置

零】键,可以使显示值回零,此时零位标志灯亮。手动置零范围见参数

设置一章【SEt 1】里的参数 1[n ABC]A 参数设置。

三、除皮

在称重状态下,显示重量为正且称重稳定时,按【除皮】键,可将

显示的重量作为皮重扣除,此时显示净重为 0,净重指示灯亮。

四、日期与时间的设置

通过设定参数【SEt 0】中的 [d**.**.**]目录设置日期,

[t**.**.**]

设置时间,按【置零】键改变闪烁位,【除皮】键改变大小,设置完成

后按【输入】键进入其他参数设置,或者通过【 F1 】键退出设置。

五、启动/停止

启动或停止,可直接按键盘的【运行】键,或在后面板的“启动”

端输入一个脉冲信号,仪表即进入控制状态或退出控制状态。X K 3 1 9 0C 8

29

六、峰值保持

通过设定参数【SEt 1】中的[F *]参数来选择峰值保持工作

方式: 0-峰值保持关闭

1-峰值保持有效,回零后自动取消保持

2-峰值保持有效,按【输入】键启动保持,再次按【输入】键

解除保持(此状态下【输入】键不具有手动保存/打印功能)

七、输入输出功能

输入输出根据不同模式有以下含义:

模式

输入

输出

I1

I2

I3

O1

O2

O3

模式 0

启 动 /

停止

加料

放料

快加

慢加

放料

模式 1

启 动 /

停止

放料

——

快放

慢放

完成

模式 2

启 动 /

停止

加料

放料

加料 1

加料 2

放料

模式 3

启 动 /

停止

外控输

——

净 重 ≤ 下

下限<净重

<上限

净 重 ≥ 上

输入输出检测:

同时按【F1】和【运行】键,可以进入内码状态,此时在输入端 1

23 分别给电平信号,输出端 123 会有对应的输出信号,仪表前面

板对应指示灯亮。

八、常用参数快速设置

称重状态下按【 F1 】键,可以非常快速的设定以下参数(详细含

义参考第五章第三节):

模式 01:定量、快加提前量、慢加提前量、允差量、零区

模式 2 :料 1 定量、料 1 加料提前量、料 1 允差量、料 2 定量、料 2X K 3 1 9 0C 8

30

加料提前量、料 2 允差量

模式 3 :上限、下限、零区

第七章 控制过程详解

本仪表的四种工作模式详细介绍如下:

一、模式 01 种配料的加法模式)

1 种料双速配料主要参数有:定量 A、快加提前量 b、慢加提前量 C

允差量、零区值 L。各参数在过程中的作用、含义及控制输出输入的时

序请参考下图进行理解:

1 种配料的加法模式:

注释:A--定量值;b--快加提前量值;C--慢加提前量值;L--零区值。X K 3 1 9 0C 8

31

t0--测量延时;t1--快加结束延时;t2--慢加结束延时;t3--点

补输出时间;t4--点补间歇时间;t5--放料结束延时时间。

慢加 1 示意图是快加时快慢加同时开,并且有点补情形时的慢加输出。

慢加 2 示意图是快加时只有快加开,无点补情形时的慢加输出。

上图中的控制过程由快加,慢加,点补,放料 4 个过程组成。

(1) 快加--控制过程开始时,快加输出有信号,对应的 O1 继电器

闭合。当重量加到快加停止量值 A-b 时,快加输出信号撤除,对应的 O1

继电器断开。

(2) 慢加--延时一段时间 t1(快加结束延时)后,慢加输出有信号,

对应的 O2 继电器闭合。当重量加到慢加停止量值 A-C 时,慢加输出信

号撤除,对应的 O2 继电器断开。如果参数设置为快慢加同时开,则慢

加输出从控制过程一开始便有信号,对应的 O2 继电器闭合,直到重量

达到慢加停止量值 A-C 时。

(3) 点补--如果参数设置为有点补,则慢加对应的 O2 继电器将闭

合 t3 时间长,断开 t4 时间长,如此反复进行加料点补,直到重量达到

定量值的超差范围内,即合格区内。

(4) 放料--放料输出有信号,对应的 O3 继电器闭合。等重量小于

零区值 L 后,认为放料完成,对应为图中 M 点。这时再延时 t5 时间后,

放料输出信号撤除,对应的 O3 继电器断开。一个完整的控制过程完成。

注意:上述过程中,如果慢加提前量值比快加提前量值大,即 C>b,则

慢加输出将不会有信号,对应的 O2 继电器一直断开。如果参数设置中

无点补,则上述的过程(3)点补过程无。关闭放料需要满足重量小于X K 3 1 9 0C 8

32

零区的条件。

二、模式 11 种配料的减法模式)

各参数在过程中的作用、含义及控制输入输出的时序请参考下图进

行理解:

注释:A--定量值;b--快减提前量值;C--慢减提前量值。

t1--快减结束延时;t2--慢减结束延时;t3--点补输出时间;t4--

点补间歇时间;t5--放料延时时间。

慢减 1 示意图是快减时快慢减同时开,并且有点补情形时的慢减输出。

慢减 2 示意图是快减时只有快减开,无点补情形时的慢减输出。

上图中的控制过程由快减,慢减,点补超差处理,放料 4 个过程组成。

(1) 快减--控制过程开始时,快减输出有信号,对应的 O1 继电器

闭合。当重量减到快减停止量值 A-b 时,快减输出信号撤除,对应的 O1

继电器断开。

(2) 慢减--延时一段时间 t1(快减结束延时)后,慢减输出有信号,

对应的 O2 继电器闭合。当重量减到慢减停止量值 A-C 时,慢减输出信

号撤除,对应的 O2 继电器断开。如果参数设置为快慢减同时开,则慢

减输出从控制过程一开始即快减过程便有信号,对应的 O2 继电器闭合,

直到重量达到慢减停止量值 A-C 时。

(3) 点补--如果参数设置为有点补,则慢减对应的 O2 继电器将闭

合 t3 时间长,断开 t4 时间长,如此反复进行加料点补,直到重量达到

定量值的超差范围内,即合格区内。X K 3 1 9 0C 8

33

(4) 放料--放料输出有信号,对应的 O3 继电器闭合。延时 t5 时间

后,放料输出信号撤除,对应的 O3 继电器断开。一个完整的控制过程

完成。

注意:上述过程中,如果慢减提前量值比快减提前量值大,即 C>b,

则慢减输出将不会有信号,对应的 O2 继电器一直断开。如果参数设置

中无点补,则上述的过程(3)点补过程无。X K 3 1 9 0C 8

34

1. 当剩余重量不够定量时,仪表停止减料,等待加料信号。有加料信

号后仪表加料,且在加料过程中对重量判断,当达到定量时停止加料,

此时的重量可完成一个减料循环,然后才能继续减料。例如:若定量为

50Kg,当料斗只剩余 20Kg 时,则要加料至料斗达到 50Kg 时,才能继

续减料。

2. 减法秤中的放料过程可用于将配好料的容器卸走,相当于卸料过

程。

三、模式 2(两种料加法秤)X K 3 1 9 0C 8

35

注释:A料 1 定量值;b--料 1 提前量值;P--料 2 定量值;d--料 2 提

前量值;L--零区值。

t0--测量延时;t1--料 1 加料结束延时;t2--料 2 加料结束延时;

t3--点补输出时间;t4--点补间歇时间;t5--放料结束延时时间。

上图中的控制过程由料 1 加料,料 1 点补超差处理,料 2 加料,料

2 点补超差处理,放料 5 个过程组成。

(1) 料 1 加料--控制过程开始时,料 1 加料输出有信号,对应的 O1

继电器闭合。当重量加到料 1 加料停止量值 A-b 时,料 1 加料输出信号

撤除,对应的 O1 继电器断开。

(2) 料 1 点补超差处理--延时一段时间 t1(料 1 加料结束延时)后,

如果参数设置为有点补,则料 1 加料对应的 O1 继电器将闭合 t3 时间长,

断开 t4 时间长,如此反复进行加料点补,直到重量达到料 1 定量值的

超差范围内,即合格区内。

(3) 料 2 加料--料 2 加料输出有信号,对应的 O2 继电器闭合。当

重量加到料 2 加料停止量值 P-d 时,料 2 加料输出信号撤除,对应的 O2

继电器断开。

(4) 料 2 点补超差处理--延时一段时间 t2(料 2 加料结束延时)后,

如果参数设置为有点补,则料 2 加料对应的 O2 继电器将闭合 t3 时间长,

断开 t4 时间长,如此反复进行加料点补,直到重量达到料 2 定量值的

超差范围内,即合格区内。

(5) 放料--放料输出有信号,对应的 O3 继电器闭合。等重量小于

零区值 L 后,认为放料完成,对应为图中 M 点。这时再延时 t5 时间后,X K 3 1 9 0C 8

36

放料输出信号撤除,对应的 O3 继电器断开。一个完整的控制过程完成。

注意:上述过程中,如果参数设置中无点补,则上述的过程(2)(4)点

补过程均无。

四、模式 3(分选模式)

1、 分选秤自检模式

应用举例:

假设控制现场为皮带秤,通过皮带用户需要分选 3 种不同重量的

货物,这 3 种货物的重量分别约为 5Kg、10Kg 和 15Kg,每隔 10 秒皮带

送来一次,货物上下秤台时间约为 2 秒,货物在秤台停留的时间约为 4

秒。则根据该现场情况,我们可以在【SET--2】里作以下的参数设置(假

设标定的时候设为 2 位小数),将小于 7.5kg 的货物分选到 1 通道,介

于 7.5kg 和 12.5kg 之间的货物分选到 2 通道,将大于 12.5kg 的货物分

选到 3 通道。

参数 仪表显示 参数设置 设置说明

1

[CP *]

3

此处设置为 3 分选模式

2

[Pt 0]

00

控制过程的次数(0990 为无限次)

模式 3(分选模式)

参数 仪表显示 参数说明 备注X K 3 1 9 0C 8

37

3

[FodE *]

0

自检模式:重量大于零区时自动开始分选

上下限模式: 实时的上限、中、下限继电

器输出

4

[H******]

12.50

设置为 2 种货物中间值可更易做出分选。

5

[L******]

7.50

设置为 2 种货物中间值可更易做出分选。

6

[Lq*****]

4.00

零区较大可去除其他干扰

7

[t0 **]

20

上秤台时间约为 2 秒

8

[t1 **]

40

停留秤台时间约为 4 秒

9

[t2 **] 20

等待货物下秤台,约为 2 秒

10 [t3 **] 20

发送 2 秒时长的通道信号

控制时序请参考下图:X K 3 1 9 0C 8

38

仪表显示重量

5Kg

10Kg

15Kg

4Kg(零区)

7.5Kg(通道1上限)

12.5Kg(通道2上限)

17.5Kg(通道3上限)

t0

t1

t2

t3

脱离零区,t0开始

t0

t1

t2

t3

时间

输出信号

通道1

信号

(5Kg)

通道2

信号

(10Kg)

时间

自检模式时序图

控制流程简述(请结合时序图理解):

(1)

仪表运行,开始判断称重是否大于零区,如果大于则进入 t0

延时,等待货物*上秤台;

(2)

t0 时间到,开始计算货物的平均重量,时长为 t1,计算得出

的数值作为后面分选信号的依据;

(3)

t1 时间到,进入 t2 延时,等待货物离开秤台;

(4)

t2 时间到,发送分选的通道信号,使货物进入相应的通道,通

道信号发送时间长为 t3;

(5)

t3 时间到,信号发送完毕,仪表再判断重量是否已回零区,只

有进入零区,才可进入下一分选循环。

2、分选秤外控模式

应用举例:

假设现场为高速分选秤:工控 PLC 结合本仪表对货物进行快速分选,

控制过程示意图 4

启动开始

脱离零区,t0开始

开始累计,计

算平均重量

停止计算,等

待产品下称台

发送通道2信号

停止发送信号,

判断已进入零区,

可进入下一循环

开始累计,计

算平均重量

停止计算,等

待产品下称台

发送通道1信号X K 3 1 9 0C 8

39

PLC 控制运输货物到秤台,到达后给仪表一触发信号,使其进行重量计

算,用户的合格产品重量范围为 9.90Kg~10.10Kg,按重量范围发通道

信号,让 PLC 控制传送到不同通道。1 次循环约为 3-5 秒,仪表和 PLC

需要紧密配合,我们可以在【SET--2】里按下表进行参数设置(假设标

定的时候设为 2 位小数):

仪表显示 参数设置

设置说明

1

[CP *]

3

此处设置为 3分选模式

2

[Pt 0]

00

控制过程的次数(0990

为无限次)

3

[FodE *]

1

外控模式:只有在外控信号

触发时,仪表才开始分选;

4

[H******]

10.10

合格上限

5

[L******]

9.90

合格下限

6

[Lq*****]

5.00

零区较大可去除其他干扰

7

[t0 **]

02

收到触发信号时货物已经在

秤台上,无需长延时。

8

[t1 **]

20

计算重量 2 秒时间已经非常

足够。

9

[t2 **] 00

计算完毕可马上通知 PLC

移走货物,无需延时。

10 [t3 **] 10

发送 1 秒时长的通道信号,

确保 PLC 接收。

控制时序请参考下图:X K 3 1 9 0C 8

40

控制流程简述(请结合时序图理解):

(1)

仪表运行,等待触发信号;

(2)

触发信号到,t0 延时,等待货物稳定;

(3)

t0 时间到,仪表开始计算货物的平均重量,时长为 t1,计算

得出的数值作为后面分选信号的依据;

(4)

t1 时间到,等待 t2 时间。

(5)

t2 时间到,发送分选的通道信号,使货物进入相应的通道,通

道信号发送时间长为 t3;

(6)

t3 时间到,信号发送完毕,仪表再判断重量是否已回零区,只

有进入零区,才可进入下一分选循环。

3、 上下限模式

设置上下限的值后,运行状态仪表会实时的根据当前的重量在输出

端输出信号。

9.900Kg(合格下限)

10.100Kg(合格上限)

仪表显示重量

5.000Kg(零区)

触发信号

触发信号

触发信号

t0

t1

t3

t0

t1

t3

t0

启动

t1

t3

进入零区,

可进入下一循环

进入零区,

可进入下一循环

进入零区,

可进入下一循环

输出信号

时间

触发模式时序图

时间

控制过程示意图 5

开始计算平均重量

发送通道3信号

触发延时

开始计算平均重量

发送通道1信号

触发延时

开始计算平均重量

发送通道2信号

触发延时

通道3信号

(偏高)

通道1信号

(偏低)

通道2信号

(合格)X K 3 1 9 0C 8

41

第八章 维护保养及注意事项

一. 为保证仪表清晰和使用寿命,本仪表不宜放在阳光直射下使用,放

置地点应较平整。

二. 不宜放在粉尘及振动严重的地方使用,避免在潮湿的环境中使用。

三. 传感器和仪表须可靠连接,系统应有良好的接地,远离强电场、强

磁场,传感器和仪表应远离强腐蚀性物体,远离易燃易爆物品。

▲ 不要在有可燃性气体或可燃性蒸汽的场合使用;不得使用在压力容器

罐装系统。X K 3 1 9 0C 8

42

▲ 在雷电频繁发生的地区,必须安装可靠的避雷器,以确保操作

人员人身安全,防止雷击损坏仪表及相应设备。

▲ 传感器和仪表都是静电敏感设备,在使用中必须切实采取防静

电措施,严禁在秤台上进行电焊操作或其他强电场操作;在雷雨季节,

必须落实可靠的避雷措施,防止因雷击造成传感器和仪表的损坏,确保

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称重设备及相关设备的安全运行。

四. 严禁使用强溶剂(如:苯、硝基类油)清洗机壳。

五. 不得将液体或其他导电颗粒注入仪表内,以防仪表损坏和触电。

六. 在插拔仪表与外部设备联接线前,必须先切断仪表及相应设备电

源!

▲ 在插拔传感器联接线前,必须先切断仪表电源(关机)!

▲ 在插拔通讯等外部接口联接线前,必须先切断仪表和外设电源!

七.公司忠告客户:使用本公司仪表前应对仪表进行检测验收。本公司

仅对仪表自身质量负责,高赔偿额在故障仪表自身价值 2 倍以内,对

仪表所处的系统问题和对本仪表改装的不承担责任。

八. 仪表对外接口须严格按使用说明书中所标注的方法使用,不得擅自

更改联接。本表在使用过程中若出现故障,应立即拔下插头,送专业厂

维修。一般非衡器专业生产厂家不要自行修理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坏。本

仪表不允许随意打开,否则不予保修。

九. 本仪表自销售之日起一年内,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出现非人为故障

属保修范围,请用户将产品及保修卡(编号相符),一同寄往特约维修点

或供应商。生产厂对仪表实行终身维修。X K 3 1 9 0C 8

43

附录一 出错信息提示

Err 02

不能满足置零要求

Err 03

开机重量超出置零范围

Err 01

不能满足去皮要求

Err 04

记录存储超出X K 3 1 9 0C 8

44

Err 05

标定时输入满值为 0

Err P

打印时波特率设置不符合要求

Err 08

输入时间或日期有误

Err 07

标定开关无效

Err 06

标定加载重量太小

OL

重量超出满值X K 3 1 9 0C 8

45

附录二 大屏幕数据波形图及格式

1、 大屏幕信号为 20mA 恒流的电流环信号,以二进制码串行输出,

波特率为 600。每一桢数据有 11 个位,1 个起始位(0)、8 个数

据位(低位在前)、1 个标志位、1 个停止位(1)。

2、 每隔 100ms 发送一组数据,每组数据包括 3 桢数据,其意义如下:

0

1

一帧:

0 1 2 3 4 5 6 7 8 9 10

d0 d1 d2 d3 d4 d5 d6 d7

X Y G16 G17

0

1

第二帧:

0 1 2 3 4 5 6 7 8 9 10

d0 d1 d2 d3 d4 d5 d6 d7

G8 G9 G10 G11 G12 G13 G14 G15

0

1

第三帧:

0 1 2 3 4 5 6 7 8 9 10

d0 d1 d2 d3 d4 d5 d6 d7

G0 G1 G2 G3 G4 G5 G6 G7

大屏幕数据帧波形图X K 3 1 9 0C 8

46

一桢数据:标志位为 0

Xd0d1d2 为小数点位置(03);

Yd3-为重量符号(1-负;0-正);

d4-为毛/净重(1-净重;0-毛重);

G17G16:二进制数据;

第二桢数据:标志位为 0

G15 G8:二进制数据;

第三桢数据:标志位为 1

G7 G0: 二进制数据;

G0 G17:由低到高构成重量的 18 位二进制码。

附录三 串行通信-指令应答方式的数据格式

所有数据均为 ASCII 码,每组数据由 10 位组成,第 1 位为起始位,

10 位为停止位,中间 8 位为数据位,无检验位。

AD:仪表地址(例如:A(ASCII 码为 41)

XH:校验高四位;

XL:校验低四位。

1) 仪表设置时地址是 126,通讯时对应的地址是 AZ

2) 发送的指令 AH 也以 ASCII 格式发送;

各字母指令代表的含义以及其通讯格式请参考下表:

指令

含义

格式

举例X K 3 1 9 0C 8

47

A

上位机发送

握手

02 AD 41 XH XL 03

02 41 41 30 30 03

仪表发送

握手

02 AD 61 XH XL 03

02 41 61 32 30 03

B

上位机发送

读毛重

02 AD 42 XH XL 03

02 41 42 30 33 03

仪表发送

发送毛重

02 AD 62 ** ** **

** ** ** ** ** XH

XL 03

02 41 62 2B 30 30 31

2E 30 30 30 32 37

03(1.000)

C

上位机发送

读净重

02 AD 43 XH XL 03

02 41 43 30 32 03

仪表发送

发送净重

02 AD 63 ** ** **

** ** ** ** ** XH

XL 03

02 41 63 2B 30 30 30

2E 30 30 30 32 37

03(0.000)

D

上位机发送

读皮重

02 AD 44 XH XL 03

02 41 44 30 35 03

仪表发送

发送皮重

02 AD 64 ** ** **

** ** ** ** ** XH

XL 03

02 41 64 2B 30 30 31

2E 30 30 30 32 31

03(1.000)

E

上位机发送

去皮

02 AD 45 XH XL 03

02 41 45 30 34 03

仪表发送

去皮

02 AD 65 XH XL 03

02 41 65 32 34 03

F

上位机发送

置零

02 AD 46 XH XL 03

02 41 46 30 37 03

仪表发送

置零

置零成功:

02 AD 66 XH XL 03

置零条件不满足:

02 AD 69 XH XL 03

置零成功:

02 41 66 32 37 03

置零条件不满足:

02 41 69 32 38 03

G

上位机发送

启动

02 AD 47 XH XL 03

02 41 47 30 36 03

仪表发送

启动

02 AD 67 XH XL 03

02 41 67 32 36 03

H

上位机发送

停止

02 AD 48 XH XL 03

02 41 48 30 39 03

仪表发送

停止

02 AD 68 XH XL 03

02 41 68 32 39 03X K 3 1 9 0C 8

48

附录四 常见问题处理方法

处 理 方 法

仪表称重不正常或者

标定中提示【Err 06

① 传感器接线错误

② 四线制接法,未将

激励电源端子与相应

的激励反馈端子短接

秤台或传感器有问题

① 检查传感器接线

② 四线制接法时,要

短接 EX+SEN+

EX-SEN-端子。

检查秤台及传感器输

出信号是否正常

在设置参数时,说明书

有描述,但是参数不能

显示

① 对应功能可能没有

开启

② 仪表可能是定制仪

① 开启相应功能

② 定制仪表具体参数

要看改制说明书

仪表不能进入运行状

工作参数设置有问题

请对照说明书仔细检

查设置的参数是否合

不能按预期的步骤工

工作参数设置有问题

仔细对照说明书对应

的控制参数,如:提前

量的值不能大于定量

值;定量值不能为 0

不能打印

打印机设置不对

检查打印设置参数和

串口设置参数

数字跳动

① 秤台不稳定

② 秤台振动

③ 现场电磁干扰太大

④ 滤波强度太小

① 改进承载器结构

② 采取措施减小秤台

振动;

③ 采取措施减少/

小现场干扰

④ 加大滤波强度

(【SET 1】参数 3

数字反应慢

滤波强度太大

减小滤波强度

(见【SET 1】参数 3X K 3 1 9 0C 8

49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858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