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污泥法根据运行操作方式、原水流入方式或装置使用形式等而有种种不同的变化,但基本应满足以下两项条件:
在曝气池内,混入废水(废水处理)中的有机物能在微生物作用下进行好氧分解;
已增殖的微生物絮体(活性污泥)能在二次沉淀池沉降分离。
(1)活性污泥法设计运行主要参数有:①BOD-SS负荷;②回流污泥;③供氧量。
①BOD-SS负荷
在活性污泥法中,曝气池内每公斤活性污泥单位时间负担的五日生化需氧量公斤数,称为BOD-SS负荷(kgBOD/kgSS.d),是操作上的重要参数。BOD-SS负荷对活性污泥的沉降性、处理水质等有很大影响,因此,活性污泥装置的运行管理实质上就是要将BOD-SS负荷保持在适当的程度。
经验证明,当BOD-SS负荷保持在0.3以下时,污泥的沉降性良好,可以获得洁净的处理水,但 BOD-SS负荷超过0.5时,活性污泥的沉降性就容易恶化。
要想保持低的BOD-SS负荷,就必须使MLSS保持高浓度。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当MLSS浓度高时,需氧量将会增大,而且,二次沉淀池的污泥界面也会上升。
②回流污泥量
污泥回流是保持曝气池内MLSS浓度而采取的一项措施,即通过泵将二次沉淀池内沉降浓缩的活性污泥重新送回曝气池。曝气池内的MLSS取决于污泥的回流量,当回流污泥的浓度一定时,回流量越多,MLSS浓度越高。另外,当回流量采用和废水流入量的比表示时称为回流比,所谓100%的回流比,就是指返回了与废水量相同的污泥。
当曝气池的流入水量增加时,活性污泥就会流入二次沉淀池,在二次沉淀池内蓄积,造成污泥界面上升。而且,当废水流入量增加时,二次沉淀池的水面积负荷也会增加,导致污泥与处理水同时流出。为避免这些现象,需要将污泥回流量再进一步提高。对于小容量的处理装置,污泥回流量不能太高,太高会增加曝气池流入二次沉淀池的水量,影响污泥的沉降。
③供氧量
好氧生物处理装置的处理能力受供氧量的限制。在无特别规定的情况下,曝气池的溶解氧(溶解氧仪)量应维护在1 mg/L以上。曝气池内的耗氧速度,在进水口附近较快,出口附近则慢。因此通常情况下,要想保持曝气池各部分溶解氧均匀是困难的。较实际的管理标准是将进水口附近的溶解氧(溶解氧仪)量控制在0.5 mg/L,出水口附近的溶解量控制在3一4mg/L。
必须注意:无论是扩散式曝气还是表面曝气,其目的并非只是为了供氧,还为了使活性污泥与废水混合以及防止污泥在曝气池内沉积等。
近,以节能为目的,在曝气池内,利用溶解氧(溶解氧仪)量来调节风机的运转台数,但必须维持能使搅拌混合充分进行的低空气吹入量。表面曝气一般是通过调整水位来控制供氧量的,在搅拌混合时也要作同样的考虑。
此外,负荷低时,硝化会加速进行,使处理水的pH降低,在二次沉淀池中引起污泥上浮的现象。此时,要尽量降低曝气池中的溶解氧浓度。为了防止pH(PH仪表)降低,污泥上浮,还可以采取间断曝气以及利用脱氮反应使硝酸盐分解的方法。此时处理水质会有所好转。但采用扩散式曝气时,必须注意防止扩散器阻塞。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